熊培云:古罗马为什么没有暂住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12:14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熊培云

  新闻里说,浙江告别暂住证制度,外来者将享受同城待遇。根据新近发布的《浙江省居住证申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居住证将与社保、就业、教育、居住等挂钩,使持证者享受与同城市民一样的服务,而且还在子女就读、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方面享受到与浙江省内市民一样的优惠政策。

  这无疑是个大进步。众所周知,国内其他许多城市也搞过“居住证制度”,但多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字可以减少些尴尬。

  当然,人们也没有理由忘乎所以,以为浙江真的彻底地告别了“暂住证制度”。显而易见,新出台的这个政策上面还留存着暂住证制度的影子。比如说,新的居住证分为两种,除了“居住证”以外,剩下的就是“临时居住证”。汉语千奇百怪,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如果把“临时居住证”和“暂住证”译成外语,相信会是同一个词。

  除此之外,相关新闻里对实行居住证的具体理由总是让人不那么放心。“浙江省内有外来务工人员达1550万。长期推行的暂住证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言下之意,这“1550万”更像是权利的临界点。如果这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到1549万,便有可能重新搞暂住证了。好像过去之所以没有居住证,只有暂住证,是因为外来人员客观上不努力,倘使你们来得够多了,你们就能够发到一张居住证,从此欢天喜地了。当然,明眼人也知道,如此剖析或许是有些苛责了。在中国社会努力成长的今天,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所谓满足形势需要不过是种避重就轻的托辞,谁愿意公开承认实行暂住证制度是个天大的错误?

  至今仍然实行于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暂住证制度,时常会让我想起罗马——那座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都很遥远的古城。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中国古人也讲,“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在我看来,罗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巅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建立城邦开始,就没有搞过什么暂住证。

  在刚刚搭砖砌墙时,为了凝聚人心,罗马城的建设者们特意挖掘了一条巨大的壕沟,要求罗马城建设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往壕沟里扔一把泥土。这泥土必须是从家乡带来的。那些千里迢迢、死里逃生的人,在将泥土洒到这里的时候,由此也将罗马与故土放到了相等重要的地方,甘心为罗马的建设效力。有意思的是这条壕沟的名字——蒙德斯,意思是“世界的中心”。只是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不难发现,当年的罗马人有着怎样的远大抱负。

  一个有抱负的城市是不需要暂住证的。事实上,古代罗马不仅没有暂住证,而且还担心平民在那里待不长久,一走了之。罗马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很多起这样的事情。由于习惯于和贵族掌权者讨价还价,许多平民随时准备用脚投票。而当他们背着自己的生产工具和日用家具决定“永别了,罗马”,准备到罗马东边的圣山上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时,罗马的贵族们却都吓坏了。他们乱作一团,赶紧追上前去与平民谈判,表示一定要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因为贵族们知道,假如没有这些平民的辛勤劳作,罗马的革命、识字与生产恐怕全都要泡汤了,更别说成为什么“世界的中心”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