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安:中国GDP不急着赶超德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08:03 东方早报

  作者:周庆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屡屡超越、再创新高的各种数据和预期也逐渐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近日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在社科院“金融论坛”上预计,因为要综合考虑两国价格变动、币值变动以及去年两国GDP总量差距等因素,中国今年GDP总量估计很难超过德国。这倒成了上升时代语境中的异类。对于年初热切预期GDP超过德国的中国舆论来说,这句话无疑是一勺冷水。

  这勺冷水浇得正是时候。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德国不会是一座大山。即便2007年中国的GDP不能超越,但是数年之内中国GDP超越德国,甚至在今后不长时间内超过日本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加快

人民币升值速度,那么这个时间可能会更短。问题在于,GDP超越德国能说明什么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在现阶段,GDP仅仅只是发展速度的一种象征,甚至不能完全代表发展质量。我们都知道,一个存在发展潜力,却因种种原因错失发展机遇的国家,在获得一个良好的政策空间之后,必然会产生一次巨大的反弹性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正是进入了这样的一个上升阶段。世界上很多国家或明或暗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按理,国际上不必为这种合乎情理的“崛起”感到不可思议,如果是一个睿智的国际政治家,还应该对这种变局早有预见,并在对华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

  GDP作为一种发展的标志,还带给我们一种错觉,那就是中国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德国。的确,GDP的重要性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计算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但是这种综合实力不能完全代表国家的均衡与现代。在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批飞速发展的国家,GDP10倍甚至20倍地翻番也不罕见。美国国际关系学家杰克·斯奈德就说过,德国在工业化时期,银行资本支持下大规模的钢铁生产奠定了国家基础,但同时也奠定了两次

世界大战前政治的迷思,前苏联的过度重视工业化也为其解体埋下了伏笔。

  的确,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力量格局,尤其在地缘政治上,一度引起东盟国家的担忧,不把中国的崛起视为机会,而看成威胁,甚至在一定时期成为主流声音。通过外交努力,这种看法趋于失去市场。地区关系中最重要的

中日关系,通过努力,尤其以近期中国军舰的访日为表征,出现缓和迹象。但各种国际间的矛盾并未因此消失,如近期的中德关系又趋紧张。这一切国际关系的变化,与过去以意识形态之争为主导不同,它或明或暗,都与中国崛起这个因素分不开。那么,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之一GDP数值的增大,反映到综合实力上,是否必须考虑中国特色这个元素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实只有中国人最知道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速度,最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展模式。因此,GDP没有超过德国,反而可能更有助于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首先要超越自己。

  从目前来看,与德国相比,至少目前我们还存在太多严重的问题,比如再分配制度需要合理化、税制改革势在必行、公共卫生存在危机也存在转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很多地方的GDP高速增长仍然建立在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基础上,等等。

  今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要补一堂现代化的课。这是我们与所有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同时我们还要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上一堂面向未来的大课。所以我们不但要考虑指数的问题,还要考虑和自身发展时空相一致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GDP是个伪问题。GDP是有意义的,但是GDP既不是绝对意义,也不是象征意义。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来看,简单依靠GDP的比较作为增强国家认同,激励国民志气的手段,甚至发展出GDP崇拜,未免有失简单和短视。GDP只是许多发展指标中的一个。而当前最重要的恐怕是,无论为政者还是舆论者都要想一想,一个国家的希望并不是建立在数字之上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