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涛:到底该谁来决定患者的生命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06:54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杨涛 相关医疗法规的有关规定完全是基于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的需要,也是为了明晰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相应的责任。但是,它却埋下了巨大隐患。一项保障患者权利的规定,却可能因此葬送患者的生命。 “肖志军”———只需要将这三个字签在手术通知单上,两条生命也许就能得到挽救。11月21日下午4时左右,怀孕41周的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送到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治疗。由于肖志军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在常规抢救3小时后,医生宣告李丽云经抢救无效死亡。据11月23日《新京报》报道,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尽管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该医院的院长、110支队的警察也赶到现场,一名住院的病人甚至当场表示:如果肖志军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但该男子都置之不理,直到“医生宣布抢救无效死亡时,他才喊着要签字”。 任何个体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别人,哪怕是父母、子女、丈夫、妻子都无权决定他人的生命,这是我们社会的基本共识。但在动手术问题上,我们个体的生命似乎完全决定于家属手中,家属如果放弃治疗,生命之花只能无可奈何地凋谢。类似的事件,在北京海淀区也发生过,一名男孩患有突发性脑炎,家长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住院治疗,导致孩子死亡。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主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我理解,相关医疗法规之所以这样规定,完全是基于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权的需要,也是为了明晰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相应的责任。但是,它却埋下了巨大隐患。通常家属都会考虑患者的利益,可一旦家属有了不二之心,那么等于家属决定了患者的生死。一项保障患者权利的规定,却可能因此葬送患者的生命。这是立法者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朝阳医院京西分院的事情为此敲响了警钟。 首先,“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的规定存在问题。通常情况下,患者与家属意见是一致的,但如果不一致时,那么医院能否动手术呢?我的观点是,如果家属与患者的意见不一致时,必须服从患者的意见,因为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家属。法规应当就这种情形作出明确的规定。不知道肖志军的妻子在当时是否清醒,如果清醒,假定有这么一条规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征得肖志军妻子本人同意后,为其实施手术来挽救她的生命。 其次,“家属决定权”存在过大的问题。家属通常会考虑患者的利益,并且也会积极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有一些家属出于认知的原因,他们并不同意医生的观点,从而错失抢救的时机;甚至不排除一些家属有致患者于死地的故意。因此,通常医生的专业判断要比家属的判断更准确更科学,在比较明显需要救治患者而家属不予签字的情形下,法律应当为医生松绑。医生在请示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不经家属同意进行手术。如此,假如医院再遇到肖志军这样“可怜又可恨”的人时,完全可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在履行完了相应的程序后,主动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再次,权力也意味着责任。法律、法规既然赋予了家属如此之大的权力,可以通过签字与否来决定患者的生死,那么家属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明显的必须进行抢救并且经过医生阐明情况后,仍然不让医生救治,甚至出于某种目的故意不救治患者的家属,是否应该通过司法或者结合法理来进行处理呢?如此,家属在签字问题上才会更加慎重,也可以避免诸如肖志军自己不签字导致妻子死亡后反而倒耙一把要告医院的事情发生。 一条生命就这样消逝了,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如果一条生命能换来我们的医疗法规不断地完善,以便将来挽救更多的生命,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