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晓波:点燃上海这座企业家城市的所有光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8:29 东方早报
作者:吴晓波 每每在外地游历,说到上海的体育,你只要报出几个名字:跳得最高的朱建华,长得最高的姚明(当然也是名气最大、赚得最多)和跑得最快的刘翔,然后所有的人都会啧啧不已。而说到上海的企业界,我却很难一下子报出一连串的名字。 上海没有企业家吗?打死我也不会相信。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2003年,它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企业家城市”。可是,上海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族群精神?他们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我们回答不出来。 在近三十年的中国商业史上,先是粤商轰然崛起,继而有浙商、苏商、鲁商紧追而上,近几年来,徽商、晋商也开始擦亮老字招牌,让人疑惑的是,创造了中国近代商业文明的上海商人却一直“星斗满天,独缺明月一轮”。 早在2000年,北京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就刊文《上海企业家,为何不知名》,记者很疑惑地设问道:“以上海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分量,上海企业界的这般‘默默无闻’,似乎有点奇怪,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既不缺有钱的人,也不少有才能的企业家,只是在这个似乎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地想要创业的年代,上海那些掌握着大量资产、经营着一个个大企业的企业家们,为何选择了如此寂静的方式面对喧嚣?着实让人不解。”两年后的2002年,时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的张亚培试图回答这个疑问,他总结了四条原因,一是缺乏企业家成长的文化传统,二是缺乏善待企业家的社会环境,三是尚未形成有利于著名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四是上海企业家自身缺乏成为领军人物的意识和素质。看上去,这是四条十分严厉的结论。在“上海为什么不出著名企业家”的议论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是,很多人认为,这是“强政府、弱企业”所造成的结果。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便论及:“企业家是通过创办自己的企业才成为企业家的,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自我创业的过程。而在上海,政府有关部门干预这么强大,民间的力量和空间已剩下不多了,何谈创业家或者企业家精神呢?”那么在张亚培和张军得出以上论述的5年之后,上海的企业界出现新的衍变了吗?上海的城市精神中长出诞生企业家的胚芽了吗? 一个伟大的商业国家的兴起,往往与伟大企业家的诞生是分不开的,上世纪初期,当美国经济开始超越老迈的欧洲大陆的时候,一个显赫的“企业家方阵”担当了创造传奇的责任,他们是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福特;当1970年代,日本经济复兴的时候,还是一群“企业家方阵”让人们记住了那一段神话,他们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井植熏。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时代如此,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如果说,上海的文化传统和城市个性中没有诞生著名企业家的土壤,那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在1927年到1937年的“黄金十年”中,上海会出现那么多灿若群星般的工厂主、金融家、商业大亨和传媒巨子? 我们必须要说,新的变化其实已经出现。在2004年,一个叫陈天桥的年轻人靠50万元起家,在短短五年内打造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盛大游戏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年31岁的陈天桥以80亿元的资产成为当年度的新晋中国首富。很显然,陈天桥的出现,意味着一股新的上海商业力量的诞生。 3年之后的今天,作为本埠最重要的主流报纸之一,《东方早报》发起评选“年度上海企业家”,这将及时地搭建起一个耀眼的舞台。我们呼唤一个伟大商业传统的回归,我们期盼一群陌生而熟悉的名字点燃这座“企业家城市”的所有光荣。 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沪商”的名号将正式复活。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