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国人健康危机背后的多重透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8:45 长江商报

  作者:毕舸

  正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人“健康透支”的后果已初步显现,应当及早进行健康管理,投入越早,回报越大。目前,中国癌症的死亡率每年达15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每年达到300万,而城镇化将是新世纪对中国人健康的第一大挑战(11月26日新华社)。

  即使没有专家提供的以上数据,相信许多人都已经感受到身边所存在的种种危机。然而,我对健康透支归因于城镇化,实在有些不解。城镇化进程是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崛起的必然抉择,农民“洗脚上田”转型为现代化产业技能工人,更是突破千百年来中国徘徊于低水平农业社会的伟大创举。国人健康透支与城镇化之间是否存在确立的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解释并不完满。

  其实,环顾我们四周的社会现实,我以为所谓的“国人健康危机”,恰恰是目前尚未真正建立与经济现代化相对应的社会现代化,这其中包括社会管理现代化、社会保障现代化、环境治理现代化以及发展模式现代化。

  社会管理现代化是针对仍有残留的计划经济思维而言。比如目前,最为民众所关注的户籍改革迟迟无法动弹,就在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交织在一起,构成对民生自由流动选择权利的巨大障碍,并且让长期形成的二元制结构牢不可破,民众被切分为户籍人群与非户籍人群、市民与农民等不同群体,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相差悬殊。这就直接引发了社会保障仍然处于前现代化水平——上亿农民工享受医保、社保、失业保险等的概率仍然较低,在近期最受关注的“孕妇死亡事件”中,有论者敏锐地指出:假如有基本的

医疗保险,怀揣100元人民币的丈夫肖志军还会坚持拒签吗?

  没有社会保障现代化作为底线依托,人们的身体健康就无从谈起,他们很难免于“病无所医、老无所养”的恐惧,并为此而拼命干活,好多储备些钱以防不测,这又加剧了民众的紧张工作负荷,造成本就孱弱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这种如影相随的压力卡在每个人的脊梁上,无论他是农民工还是白领。

  何况,人们除了承受自身的健康危机,还要直面环境破坏引发的巨大生态灾难。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污染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止,并且与经济高速增长构成矛盾统一体,在一些地方甚至呈现出“经济边发展边污染后治理”的悖论场景。

  这就需要反思当下的发展模式误区。以唯GDP至上的思维认知、以政绩考核为主的利益驱动模式等等,造成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进入工业化时期,而发展思路仍然停留在前工业化阶段。而多重危机中的民众话语权缺失,是造成自我维权渠道堵塞,而无法形成强大社会自我净化与纠偏能力的关键所在。

  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正视“国人健康危机”背后的多重透支——国人健康透支、环境资源透支、发展模式透支、社会管理透支,意识到这已形成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并从以上问题入手全面破解,重构符合人与环境、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让民众分享社会发展的幸福成果。

  毕舸(广东

东莞 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