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郭立场:如何打破电信业垄断格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10:01 星辰在线
作者:郭立场 日前,在“2007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政府还要进一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促使企业降低成本。他还表示,在引入竞争的同时,运营商还需要进行业务转型。(12月5日《上海证券报》) 电信业的垄断、暴利问题由来已久。暴利来源于垄断,电信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是其产生暴利的根源所在。不同于其他产业,电信业的资源掌握在少数的几个企业当中,偌大的中国市场,即使按目前的收费标准,每年都会有数百亿的收益进帐。中国政府致力于打破垄断,值得期待,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入竞争,进而使运营商实现业务转型,才是人们最为关切的焦点所在。电信业发展经验表明,垄断性的市场不会自然地走向竞争。在传统市场上,原有电信运营商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却直接阻碍竞争的引入。所以,有必要实施强制性规制,保证新进入者参与竞争。 资源由个别企业垄断,价格由行业垄断的格局之下,仅仅依靠行政措施调节,是否可能真正达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值得怀疑。竞争企业的经济学特征,是他们的产品必须接受市场给他们的价格,而垄断企业的特征,是他们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价格,让市场接受。垄断价格需要接受市场化改革的阳光暴晒。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仅仅是破除行业垄断的一个治标之策,治本大计还是在于引入竞争。惟有竞争,让市场化的阳光消除行业垄断,方能有硬性的成本收益核算。这就需要按照引入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放开准入限制,从各方面为开放竞争创造条件,打破垄断,全面开放,放开价格,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所有投资者的公平竞争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竞争与垄断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著名的“马歇尔难题”认为竞争会推动行业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引导企业走向垄断,而垄断可能排斥代表生产高效的竞争,于是二者形成经济活动中一对难解难分的矛盾。可以说,我国电信业由一家独大到开始拆分、发展,以至到今天出现几大运营商共存的现状,这是通过“有效竞争”使“马歇尔难题”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体现。然而这只限于理论分析,事实上,垄断的产生,从内部看是由于企业通过积累和扩张,形成规模经济。而从外部来看,政府的特许、法律的约束乃至资源的垄断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关于竞争和垄断的思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国电信业开始打破完全垄断至今的时间里,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寡头垄断竞争阶段,也正出现了所谓的“马歇尔难题”。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实体,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动机最终转化为寻找和采用一个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因此,电信业的垄断格局并未彻底打破。电信业的垄断地位短期内是难以撼动的,这也意味着电信业的暴利未来仍会持续存在。 一个市场要有效运转,就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操纵者。但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市场势力,它就会变成价格的制订者,按照企业收益最大化定价。同时,由于一些企业拥有市场势力,缺乏竞争压力,不会积极改进技术、降低成本。而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不存在市场势力,企业竞相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最终使价格降低、增进社会福利。两种情况相比,市场势力的存在对整个经济是一种损害,称为“生产无效率”。尽管我国电信行业引入了竞争,但由于电信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性和资源有限性,有些业务领域不可能存在太多的运营公司,充分竞争难以形成,市场势力的存在在所难免。为此,需进行电信管制,防止电信运营公司滥用市场势力从事抬高资费、破坏互联,进行价格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