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贺岁片,十年过后梦已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08:02 深圳商报

  作者:韩浩月

  随着今年第一部贺岁电影《命运呼叫转移》的上映,2007年电影贺岁档正式拉开了帷幕,一些网站在开始制作贺岁电影的十年纪念专题。这样的专题在2005年的12月出现过一次,不过那次是以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开始算起的,而这次,则是从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算起。1997年,作为内地电影人独立摄制的《甲方乙方》,明确打出了贺岁牌,“贺岁”这一概念也自此开始为大众所认同。“1997年过去了,我会怀念它”,在一串爆笑的故事过后,葛优用他少见的深沉的嗓音说出了这句话,很能迎合岁末年初人们感怀和展望的心理。

  如今2007年就要过去了,冯小刚带着他的《集结号》重新杀回了贺岁档,只是他的作品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冯氏喜剧。另外一部以贺岁名义进入影院的,是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的《投名状》。这两部电影都是硬汉电影,表现的都是男人的本色。如果说《命运呼叫转移》还带有以往贺岁片的喜庆色彩的话,那么《集结号》和《投名状》已经完全褪掉了大众对于贺岁片的一贯印象。其实,在2005年冯小刚退出贺岁档后,贺岁片的概念便已经淡去了,当年的《如果·爱》、《无极》、《千里走单骑》、《情癫大圣》在贺岁档期拼杀,各有斩获,但无一胜者。对于贺岁片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的观众开始怀念并呼唤冯小刚,但2007年冯小刚并没有携他所承诺的《贵族》满足观众重温喜剧片贺岁的旧梦。

  贺岁片是电影商业化后结出的新鲜果实,同样,商业化是贺岁片诞生乃至茁壮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土壤。但也正是过度的商业化,让贺岁片莫名其妙地变了味,内地电影市场,最终剩下了“只有贺岁档,没有贺岁片”的尴尬局面。十年贺岁电影史,最为辉煌的一年出现在2004年,这一年,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携手双双冲破票房亿元大关,但也间接导致下一年贺岁档大片扎堆,却无一能独当一面,无形中损伤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如果非要追究责任的话,那么冯小刚的缺席和非喜剧电影的冲击,是造就贺岁片吸引力下降的两个“罪魁祸首”。冯小刚对贺岁片的理解是:“电影里要讲究传奇性和人民性,传奇性对受众来说非常重要。人民性是反映了人民的想像力而不是人民的生活。”而一些在贺岁档出现的影片是没有多少“传奇性”和“人民性”可言的,它们只有“商业性”。

  冯小刚刚推出贺岁电影时,并没有明显的商业目的,与商业利益相比,他更看重的是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影人的真诚和观众的喜爱,一起让“电影是造梦的机器”这个说法成为了现实。有了电影人的梦,才有了观众的梦,如今电影界惟票房论英雄,导演们头脑清醒了,观众们的梦也随之而醒。电影的“商业性”并非只有弊没有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商业性有没有建立在观众喜闻乐见的基础上。今年上映的《命运呼叫转移》,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化电影,它甚至商业化到了让人不好意思的地步,但它依然取得了公映三日过千万的票房佳绩,总票房则有望超过5000万元,投资回报比是惊人的。《命运呼叫转移》的成功,在于它把握住了观众的怀旧心理,它邀请到了几乎可以称为贺岁片代言人的葛优担任主演,它再次证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人先入为主心理的影响下,和春节晚会一样有着其独特标签性的喜剧贺岁片,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号召力。今年真正值得期待的贺岁大片,就是周星驰赶在贺岁尾巴上的《长江七号》了。周氏电影的喜剧成分和煽情手法,和冯小刚喜剧作品有很大共性,这与观众对贺岁电影的期待心理是契合的。

  由于诸多的弊端,实行了多年的五一黄金周铁定要取消了,十年贺岁档其实也和要被取消的黄金周一样,开始显现出诸多不利因素:贺岁档成了大制作争霸的天下,小投资如恐蛇蝎避之不及,整个档期只有少数几部大片轮番上阵,使得观众的选择余地变得十分狭窄,如果一旦影片不入观众心意,那么隐含于心的抱怨则会给这个档期埋下隐患,此后的贺岁档将变得不再有号召力。当然,贺岁档不会像用行政手段设立的黄金周那样被取消的,它作为一年当中人们消费能力最强的时间段,会年复一年地存在着,如何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档期,提高观众对内地电影的信心,乃至不断推出真正为老百姓喜欢的贺岁大片,才是贺岁档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把贺岁档当成“赚钱档”,很可能会导致诸多挤进来的片子都无钱可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