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洋:交强险38%承保率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15:52 北京晚报

  作者:苏文洋

  新华社报道说:这次由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出具的交强险首年财务汇总报告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实,这个报告不仅仅是揭开交强险的面纱,更是一次对不上交强险车辆的大起底、大曝光。

  根据报告,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交强险业务共承保各类机动车5775万辆,承保率约38%,保费收入合计507亿元。

  承保率约38%,意味着约62%的各类机动车未上交强险。居然有三千多万辆机动车不上交强险,既耸人听闻,又令人费解。62%以上的机动车未上交强险,真的还是假的?倘若果真如此,一系列问题值得追问。

  交强险之所以为交强险,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以“国务院令”颁布执行的法定强制险。各地交警披星戴月,顶寒风、冒酷暑,严查之外,还有严罚,且罚款远远大于一般交通违章,且有些地方还给交警明补暗奖,不可能存在着那么多的大胆刁民,公然对抗交强险。况且,不上交强险,验车通不过,这是一道“杀手锏”。即使交警不路查,有几个胆大的“漏网之鱼”,但根本不可能有62%以上这么庞大的数量,有悖于常识常情常理。

  这62%的

机动车不上交强险,既可以照常验车,又正常上路,它们是什么车,拥有如此之大的特权呢?我思来想去,大概只有公车。公车不用上交强险,就如同公车不用交养路费。交强险财报,有意或无意地让我们不但了解不上交强险数量的机动车有多少,同时也知道了不交养路费的车辆有多少。
燃油税
迟至10年不出台,这也许是原因之一吧。

  公车不交养路费,用免去政府财政从左兜掏到右兜的麻烦当借口,不失为一个理由。但是,公车不上交强险,似乎就不能再用这个理由了。

  难道公车上路就不发生

交通事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与私车是一样的,甚至于大过私车。一些开公车的人,因为可以自制各类马路特权通行证或特权牌子,防范交通事故的意识尤其淡薄。交强险如果有存在的必要,这些车辆不仅应当首先上,而且要多交。比如,一个特权证,多交100元。有10个,多交1000元。有一堆证的车,哪都敢开,谁都敢撞,当然出现交通事故的机会远大于无特权证件、牌照的车辆。这样,才体现了交通道路上的公平与正义。

  交强险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费率降低一点、保额上调一点。一个只有约38%承保率的强制险,意味着一个法规只对约38%的车辆执法,天理能容,法理难容。保监会需要向全社会对约38%的承保率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使交强险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有人提出,鉴于交强险是一个大多数机动车可以不保,并且马路上也没有因此而出现大乱子的险种,应当适机取消。我看办不到,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一块已经塞入嘴里的大肥肉,任何人也不可能再吐出来。保监会要匆匆忙忙地召开听证会,也就是打算通过民意告诉自己监管下的保险公司们,在吃相上稍微雅致一点,在吃法上比较科学一点,不要过于狼吞虎咽,汤水四溅,搞得民声鼎沸,怨声载道。J01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