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央企为什么这样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07:35 新京报

  作者:舒圣祥

  “国有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3万亿元,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个中石油。”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央企正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今年利润预计接近1万亿元。(12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

  与此同时,“国企巨额利润何时惠及全民”、“谁是国企的主人”之类传统质疑也纷纷登台。“原来的状况我发愁,现在也发愁,这个利润藏不住。”李荣融的“俏皮话”,其实是对央企利润暴增必将引发舆论质疑的一种预先感知。

  如果要问“央企为什么这样红”,我认为基本上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走市场的路,得利于垄断地位。当然,现在央企利润暴增之所以引起舆论质疑,并不是说央企走市场化的道路不好,而是说其市场化还很不够。

  正如李荣融所言,“任何出资人、任何股东,都需要回报,这是常识。”这句话不仅意味着央企可以大胆地追求最大利润,同时也说明股东有要求回报的权利。那么,央企的股东是谁?是民众。他们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目前国企分红只是“必要时,可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公众希望能从国企分红中获得更多直接收益。如果全民对央企“只投资不受益”时代不终结,“走市场的路”就只能算走了一小半。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家独大”或者“几家分食”,永远不可能产生对消费者有利的市场竞争行为。相反,一些国企利润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与民争利”的基础上,国企利润暴增会加深公众“为垄断巨头打工”的相对剥夺感。只要市场主体不能自由参与竞争,“增长势头压不住”的央企利润就不值得骄傲和炫耀。

  □舒圣祥(浙江 会计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