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上调准备金率应避免伤及中小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07:42 新京报

  作者:叶檀

  央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政府年内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3.5%到14.5%,达到二十年高点,冻结资金3924亿元。以信贷、特别存款等为经济降温,其实质是回收市场上泛滥的货币,这既是一种刚性行政手段,也是一个被动的调控过程。

  国有金融机构影响有限

  表面上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对大型金融机构产生不利影响,但由于有倾向性的利率政策护体,国有金融机构所受的只是皮肉伤。

  目前的利率政策,主要着眼点即在于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活期存款占到银行存款额的50%左右,活期存款利率仅0.81%;央行向国外普遍不付息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付息1.89%和0.99%,这使得存款准备金率冻结资金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在加息过程中贷款利率增长快于存款利率,银行的净息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渐扩大。

  截至9月末,

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平均达到2.8%;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到接近15%的临界点,此次上调给拨备率低的多数地方商业银行、农信社会带来重大影响,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影响不大。目前的政策客观上对上市的大中型金融机构是有利的。明年如果继续紧缩信贷,或者定向发行惩罚性票据,对中小银行而言将有失血之虞。可以说,那些已经上市或者即将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已经被内定为吞并其他企业的种子选手。

  流动性紧缩对于有着极强议价能力的大型企业影响同样不大。事实上,融资的所有大门都为他们敞开,从上市到发债,甚至特批的重组,几乎都是大型企业的专利,最近的中国中铁上市就是典型的案例,连国资委的官员都出面澄清财报质疑,这实际上是以政府信用担保的形式为企业买单。

  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逼仄

  几家欢乐几家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对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几乎是压制过热经济的惟一手段,但在以往的紧缩政策中,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伤害都无法避免。每次的

宏观调控政策几乎都是中小企业的生死大关。如果试图在做强企业的同时回收货币流动性,只有一个办法,像央企一样,开展轰轰烈烈的兼并重组运动。有倾向性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其实是为中国的并购热再添一把火。但并购应是辅助手段,并不能解决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货币急剧紧缩毫无疑问将使中小企业首先遭受池鱼之灾,由于货币紧缩,本已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融资将更加困难,目前的政府扶持、地方政府信用但保等非治本之策,从长期来看,打通融资链条才是关键。

  议价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通过灰色渠道从民间筹集资金(当下民间信贷市场的地下融资已经占融资总额的20%以上);或者以高额利率从银行获得信贷,即在基础利率上浮10%至50%,一年期贷款利率在10%左右———对资金本不充裕、利润率不高的中小企业而言,不贷款无法生存,以如此之高的利率贷款无异于慢性自杀。不管是民间金融还是合规合法的金融机构,对中小制造企业已形成盘剥之势,这使中国的制造业很难靠自身力量发展壮大。

  我们再次面临历次改革过程中十字路口的相似选择,是否需要民营企业,是否希望市场内生的企业成为

中国经济的基石?目前,各个行业所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的基调几乎一致,即以重组兼并作为主要手段,实现各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这种跨越意味着必须牺牲中小企业的生存权利与发展空间,其灾难性后果将在中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显现出来。

  □叶檀(上海 资深财经评论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