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上调城市水价看成本更须看时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07: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龙

  继中电联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上调电价后,又传出了水价要上涨的消息。前天,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将在审核供水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约束基础上,适当提高城市供水价格。

  时下所有涨价的欲求都能给出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成本的上涨。中电联上书国家发改委时是这么说的,石油巨头们“逼宫”时同样打着成本上涨导致炼油亏损的旗号。诚然,受今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整体上涨的影响,国内的水电油等企业确实面临着成本增加的难题。如果单从供需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来看,水价、电价、油价的上涨有着内在的市场需求,并不完全是垄断国企片面的逐利冲动。

  但是,水电油价格的上涨又关乎民生,在物价普涨的背景下,这些垄断国企的涨价意愿,势必附着了些许追求最大化利润的本性。特别是当他们还一致打着成本上升的口号时,可否扪心自问一下,这些上升的运营成本中到底有哪些是受

能源涨价的影响?又有哪些是出于自身管理效率低下、薪酬支出大增而导致的呢?不多举例,争议多多的交强险,赔款支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却高达141亿元,超过了赔款支出。是否大多数的垄断国企都背负着交强险式的所谓高成本呢?

  更为重要的是,水电油等上游能源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带动着下游生产环节的价格上涨,而后以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终端消费渗透到公众生活中。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助推通货膨胀的可能。当前,要注意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因而,在“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的基调下,要提高水电油等价格,必须十分慎重。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武断地认定,水电油的涨价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因为即便能源价格不上涨,生产环节同样可以以其他途径带动消费品价格的上调,比如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而且生产企业获利后的投资所带来的产能过剩,同样可以引起通货膨胀。但由于能源涨价往往能够引起更多的连锁反应,所以对其涨价需求必须慎之又慎。

  事实上,从防止通货膨胀的角度来说,不但水电油等能源不能贸然加价,而且还需要平衡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需求的增加,以消化流动性过剩现象。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巨大的贸易顺差;二是热钱过多;三是消费能力不足。贸易顺差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热钱过多也不能不顾一切地加息,那么眼前最有可能解决的就是消费力的欠缺。通过何种方式解决?增加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缩小由分配结构失衡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当是不二选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食品类出厂价同比上涨9.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3%。在通胀预期依然高居不下之际,对水价、电价等能源价格,宜在提价前,先增强居民的购买力,当百姓的工资上涨了,消费增加了,流动性过剩减少了,那时提涨价或许不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