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讨薪队”凯旋的负面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09:33 廉政瞭望杂志

  □文 韩 雪

  今年9月,20多名四川妇女组成“太太讨薪队”,前往云南为丈夫讨要200多万元血汗钱。近日“太太讨薪队”讨薪成功,陆续回家。除了讨回200多万元工钱,有关部门还给予讨薪太太每位500元救助,共计1万元。

  在为这些农民工的妻子讨薪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笔者认为“太太讨薪队”可能引发的一些负面示范效应也不容小视。

  示范效应之一:找法律不如找媒体。讨薪的救济渠道原本很多,既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维权程序繁琐、成本高昂等原因,问题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解决,以至于恶意欠薪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当人们发现用找媒体的方式解决问题比按正规程序办事要高效许多、便利许多时,法律和媒体的错位将不可避免。

  示范效应之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媒体对于个例的放大报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似乎只有把事情闹大,才能引起重视,才能解决问题。为了避免媒体兴奋度和社会关注度的降低,讨薪人还要不断绞尽脑汁刷新讨薪的模式。于是从“跳楼讨薪“到“卖身讨薪”,这次又出了一个“太太讨薪队”,都是要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促使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如果此事产生示范效应,不知下一批人会作出何等极端的行为?

  示范效应之三:职能部门疲于应付,热衷“批示性行政”。在舆论监督或领导批示下所采取的行政行为称为“批示性行政”。此番“太太讨薪队”成功讨薪,并获额外补助,就是“批示性行政”的结果。“批示性行政”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个别人的具体事,但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和个人因素,有许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救济本身,等于凭借一纸行政干预,在等待救济的行列中享有了优先权,对于其他身处同样境遇的人们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是一种非正常的行政行为。这可能会诱使更多的职能部门忽视日常管理和健全机制,而热衷容易出政绩的“批示性行政”。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非典型性”

维权方式的不断兴起。

  我们不应去责怪讨薪人的极端之举,或许那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有依法行政,让一切步入正轨,引导民工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逐步改变人们用极端之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