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姬:《森林之歌》资金不足科普水平不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08:16 新京报

  作者:拇姬

  《森林之歌》在央视一套播放了一周多。尽管该片被安排在深夜播出,但依然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媒体都对这部号称“中国首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的作品给予了充分报道,很多网友也通过博客与论坛,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集中在人文类纪录片的领域,很少关涉自然类的话题。此次《森林之歌》的高调播出,大有一举打破中国纪录片“偏科”问题的气势,受到关注也是理所当然。

  如今,《森林之歌》终于裹胁着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雄心,走上了“自然类纪录片”之路。不过“上路”并不是最终目标,观众需要看的是,你在路上能走成个什么样,怎么个风摆荷叶,怎么个地涌金莲。《森林之歌》的第一步显然走得并不好,迆逦歪斜,不像是美女,更像黑猩猩。如果想走得更好些,更潇洒些,《森林之歌》至少还得解决三个层面上的问题。

  从结构上来看,《森林之歌》各集都用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但大多数时候,叙事并不连贯,衔接也略显松散。有时,甚至核心细节也因技术原因出现了脱漏。《云横秦岭》中的金丝猴之战,前一段,两只公猴还在打斗,后一段失败者已经在树上了,怎么失败的,怎么上了树,都没有交代。《雪域神木》中的马鹿产仔,前一个镜头母鹿刚打开产道,后一个镜头已经在咬小鹿身上的胞衣了。在多数时候,段落与段落之间用全景风光镜头作为区隔。这些镜头是很好看,但出现得多了,让人感觉这不是自然类纪录片,而是音乐风光片。

  从拍摄技巧上看,片中镜头,特别是拍摄植物的镜头,大都是静态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艾登堡在其《植物私生活》一片的开头部分感慨说:“植物的时间与动物们的比例相差太大。”因此,在《植物私生活》他大量使用同机位景别的间断拍摄,通过后期连缀就出现了草木生长、花朵开放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充满了动感。但在《森林之歌》中,这样的镜头却很少出现。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该片的解说词相当流畅,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执笔者虽是非常优秀的写手,但终究缺乏撰写科普说明文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应付众多科普细节时,显得捉襟见肘。有一集中说到大熊猫时称:它虽是吃植物的,却保留了食肉动物的肠胃,盲肠已经完全退化。不熟悉食草动物消化特征的普通观众,恐怕不容易理解这话的意思。

  问题不少,其实总结起来无外乎两条,一是资金不足,二是科普水平不高。

  前一点很简单,《森林之歌》拍摄成本,不过80多万一集。但国外的自然类纪录“大片”,平均投资不会少于300万美元一集。而由BBC王牌制作人艾登堡主持的《地球脉动》(Planet Earth),拍摄耗时与《森林之歌》相似,正片长度也差不多,却花掉了相当于2.5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两下一比较,《森林之歌》能动用的器材、人员自然远远地落在了人家后面。有一集里,山雀捕食松毛虫的镜头竟然是用普通摄影机以正常速度拍摄的,鸟过留声,影却是模糊的———资金不足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可想而知。

  后一点比较复杂,但也并非不可理解。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大盘子内,科普一直是软肋。

  国内科研活动的特点是,学者们大都不直接产生利润。其研究经费大都来源于其供职的单位或者政府拨款,而并非直接得自于公众。因此,这些学者基本上只需要对单位、同行负责。从科研生产,到科研分配,再到科研结果的消费,学者们几乎没有面向公众的必要。同时,相对于技术性的内容,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与普及意义。但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一些更具有短期效益的项目上,而从事基础性工作的人却越来越少。所以,当《森林之歌》剧组试图寻找能为他们提供科学知识帮助的学者时,得到的答复却总是“对不起,我改搞‘丰产林’了”。

  由此可知,让科学家们真正地直面公众,以回馈大众之心,解释、宣讲那些有趣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成果,这是自然类纪录片种种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中国的科普事业成长壮大的惟一途径。

  □拇姬(北京 编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