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计:假日调整决策的含金量还需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08:26 新京报

  作者:阿计

  随着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经过意见征求,让不同观点充分表达,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公布实行。此次政策修正所贯穿的“民意”红线,在中国的民主社会成长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回顾此次节假日政策调整的全过程,无论是在方案拟制阶段的多方调研,还是调整草案公布后的大规模征求意见,都展示了民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一方面是公权机关以开放的姿态汲取民意、尊重民意,谋求以民意决定公共决策的天平;另一方面是公民以高涨的热情介入公共生活,150多万网民的投票,足以说明一个公民社会正在迅速形成。也正因对民意的主动吸纳和民意的积极表达,使得节假日调整不再囿于“假日经济”的局限,而展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社会公平”等丰富的维度。

  在利益多元化的年代,一项涉及全体国民福利的政策调整,在取消“五一”黄金周等重大变化上遭遇不同“民意”,乃正常现象。重要的是,如何构建畅通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民众意见。在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公布后,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并没有“一了百了”,而是在公共媒体上比较详细阐释了此次政策修正的前因后果、民意反响等,尤其是对反对的声音尽量做出了解释。它体现出公共决策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但至少应满足所有人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的理念。

  围绕此次政策修正展开的公共讨论,不乏质疑的声音,有些还颇为偏激。但这些声音和其他民意一起,获得了较为宽松的表达环境,这既是政府心态走向宽容的体现,更是公民社会逐渐生长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进步。事实证明,建立在参与权、表达权基础上的公共讨论,是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元素,有利于各利益群体平等地表达诉求,也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

  当然,分析此次节假日政策修正的过程,亦有需改进之处。

  比如,此次调整方案在拟制过程中,虽已通过座谈会、专题调研等途径征求意见,但参与其间的多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精英人士,普通公众的参与途径和参与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宽。对事关国民重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如何通过听证、公众征询等方式,尽可能提前公众参与的节点,在意见充分博弈的基础上达成最优方案,乃至提供几套选择性方案,再经受民意的评判,仍是今后公共决策应当重视的问题。

  又如,网上民意调查问卷的设计如果能更科学,吸纳民意的渠道如果能更广阔,公共讨论的时间如果能更长久,公权机关对民意的回应如果能同步,社会接受节假日调整方案也就能更顺利。可见,公共决策部门的民主意识、民主技术等还有提升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一黄金周存废等尚存的争议,也许会渐渐淡出历史记忆,民众也会慢慢习惯新的休假安排。但是,不能遗忘的是此次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最大教益,那就是:黄金周可以减少,公共决策的含金量可继续提高。

  □阿计(北京 记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