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学:打捞南海一号见证今昔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08:29 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高立学

  在全球70余家媒体及其背后数十亿人的见证下,12月22日,“南海一号”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出水,这在世界考古史上还是第一例(详见今日本报A18版)。因成就这个“世界第一例”,加之建造“水晶宫”博物馆的费用,有关方面花费3亿元人民币,所以又被称为“史上最昂贵打捞”。对于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大事,各方意见有所争议在所难免,但我发现,大家争议的主要内容多是围绕这艘商船及其所载文物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与3亿元天价相比,它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

  “南海一号”在海底已沉睡了800多年,我觉得无论是赞成方还是反对方,如果不能跨过其经济价值谈论此事,那争论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此次“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其意义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那被打捞出来的绝不仅仅是几万件文物,它所“打捞”的更是一种沉淀多时的文化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前灿烂的文明。“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它“率先使用指南针”、“船帆就像飞机翼”、“分体舱壁先驱”、“首用船舵证明”等四大当时世界航海和造船最先进的技术,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曾经的辉煌;其所载文物中还有一些“洋味”十足的“喇叭口”大瓷碗,显然是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说明“来样加工”这一国际商业合作及贸易形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在中国出现了,这更见证了当时我们视野的开阔与贸易的繁荣。这些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又岂是一个“钱”字可来测算?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那被打捞出来的也不仅仅是一艘古代商船,它所“浮现”的更是我们国家今天的自信。如此一艘木质沉船,被海底的冷水浸泡了800多年,现在以整体打捞方式出水,“现场沉船状态与海中基本一致”,这本身就证明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沉箱入水包裹古船”、“水下穿针系底梁”、“4000吨吊臂全回转”、“气囊助浮还可做轨道”等四大绝招呈现的不仅是能力,更是胆识。而在此之前,在同一片海域,英国人哈彻曾经先后“捞”走两艘中国沉船上的逾百万件宝物,更有其他游弋在我国南海的打捞船如“海盗”般,搜到中国宝物便扬长而去。凡此种种,更不可用一个“钱”字一笔带过,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标志,它创造的不仅是世界考古史的一个奇迹,更展示了今日中国的胸襟与实力!

  此外,我们更应该看到,打捞“南海一号”,其实也是我们在“打捞”一面历史之镜——这面镜子可同时让我们自省过去并展望未来。“南海一号”是当时世界顶级海船,它在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之时,欧洲的航海及造船技术还处在“小儿科”阶段,但为什么到了后来,我们反被别人远远赶超,以至于人家凭借坚船利炮打进我们的国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打捞“南海一号”,也就是我们在“打捞”一种历史的反思与警醒。

  总之,在打捞“南海一号”问题上,我们的目光绝不能短视,它其实只是一个载体,它所负载的则是我们今昔的国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