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结海:《集结号》的抄袭太露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07:5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张结海

  看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电影,有一个字不停地撞击我的大脑,那就是“抄”字。《夜宴》里有个“笑场”许多人可能还记得:王子去买毒药,问卖药人有没有比这更毒的?卖药人回答说,“有,人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卖药的那个集市的布景是从《孤星血泪》或者《莎翁情史》里“抄”来的。

  当然,《夜宴》“抄袭”最多的对象还是张艺谋。好在冯小刚没打算掖着,还自豪地说,张艺谋这样的电影我也能拍了。到了《集结号》,“抄袭”几乎露骨。你甚至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场景是来自《兵临城下》、哪些是来自《拯救大兵瑞恩》、哪些是来自《兄弟连》、《黑鹰坠落》、《珍珠港》……啊,对了,还有《亮剑》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影子。

  电影圈里有一个说法,当一部电影模仿另一部电影的时候,大家会说这是在向那部电影致敬。不过,当冯小刚这个“抄”级大师不断向他的同行们“致敬”时,我也想向他致敬。

  冯小刚的“抄”首先还原了中国电影的本来面目。我曾指出,中国电影由于经常在国际上获奖,给大家一个错觉,以为中国电影已经是世界级的了。殊不知中国电影获奖,很大程度上是沾了“中国”的光。尤其是内地导演的电影如果题材上不“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而且,和“中国制造”的其他商品一样,中国电影同样有缺少“中国创造”的软肋。比如冯小刚介绍,以前的战争片音响都是从资料片上拷贝过来的;以前国内拍爆炸戏,演员要离爆炸点远远的,而冯小刚这次雇用的韩国特效团队可以让演员站在爆炸点上,因为他们有特制的火药和道具,可使拍摄效果非常真实,又不会弄伤演员。相信大家这次看了《集结号》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电影工业,“电影”又是怎样依赖“工业”的。

  除了硬件,中国电影工业的落后同样体现在软件上。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于“先上马,后论证”,拍电影也是这样。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就像美国的其他商品一样,推出之前要进行多次消费者测试。前不久,吴宇森导演透露了当年他拍《变脸》时是如何根据消费者测试的结果来改变电影情节的故事。

  他介绍说,《变脸》的结尾,他原打算让尼古拉斯·凯奇把约翰·屈伏塔的小孩带回家、收养。但是监制不同意,说男主角回来就好了,不要带个小孩,西方观众不会接受这样的结尾。片子拍完后,观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观众都在问那个小孩后来怎样了,并且观众给这片子只打60多分。制片公司立即找到吴宇森,道歉,并请他补拍一段戏,让凯奇把小孩带回家。再做观众试映时,观众给的分就变成了90多分。

  另外,我也曾多次指出,中国电影在发掘、满足观众的消费心理方面意识不足、手段不多。总之,中国电影人需要踏踏实实地从头学起。今天的冯小刚“抄”了,不错。但是,如果让我来评价近年来中国的所有商业大片,我认为《集结号》最“好看”,尽管它仍有诸多硬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