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计:2007表达着,参与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08:07 新京报

  作者:阿计

  回望07系列评论之五 “厦门PX”

  持续近十个月的厦门PX风波,正在公众参与的轨道上画上一个句号。但2007年的“民意盛宴”决非仅此,从今年“两会”期间十万网民向总理建言议政的热潮,到余音未消的节假日调整公共讨论,再到就业促进法草案、水污染防治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开门立法”,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公共决策领域活跃着公民的身影、回荡着民意的声音,这使我们有理由作出判断———2007年,或可称为中国社会的“民意表达年”、“公民参与年”。

  这一年,民意正在实质性地影响乃至彻底改变一些公共决策的走向。经过普通百姓、民意代表、专家学者、公共舆论等年复一年的努力,春运火车票价终于不再涨;因为民间意见持续不断的呼吁,促使公权机关重新审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公平性,启动了相应的修法议程……

  这一年,多元的民意诉求让我们看到了民众维权的朴素愿望和决心,更让我们见识了公民意识的茁壮成长。由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引发的社会激辩,吁请的不仅是个案公正,更在于探究拆迁制度的深刻变革,以及对“公共利益”的理性思考;在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沸腾的民间舆情对受害者寄予深切同情的同时,也让黑心窑主和渎职官员备受谴责;而在华南虎事件中,“民间探究真相行动”和公共舆论的指向,亦未局限于虎照的真伪,在追问真相的同时,也在拷问着社会诚信、政府公信力等大命题……

  这一年,不断进入公共视野的政策公众征询、环评公众参与、价格听证、立法听证等等,使得民意吸纳机制、公民参与机制正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不断付诸实践层面,与之同步的则是日趋包容的政府心态以及不断开放的言说环境。而在另一个方向,自发性的民意表达也在不断激活制度性的公民参与,不难想象,倘若没有民意坚持不懈的呐喊,大约不会有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厦门PX项目的紧急“缓建”,也不会有接踵而至的公众参与环评之举。

  也正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民主路径的融合,公共权力与民间诉求开始孕育出良性的互动,此中典范当属厦门PX事件。此次风波自今年3月正式发酵后,面对反对声浪和蔓延的坊间恐慌,厦门政府最终由被动变为主动,尤其是近期召开的由两百多人参加的环评公众座谈会,都在体现当地政府的诚意。正是通过程序的正义,消除了政府与民众之间可能出现的紧张,也使民意的表达方式,由对抗性的情绪宣泄,渐渐转向理性的思考和建言。

  这说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在培育审慎、宽容的美德,学会合作与妥协,并习惯于民主框架下的意见沟通和利益博弈。厦门的幸运在于,一场危机经过“表达”和“参与”的洗礼后,这座城市诞生了具有公共精神、公民意识和民主素养的伟大市民,以及一个恢复公信力的政府。

  但也同样是在这一年,以华南虎事件为代表,民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太湖蓝藻暴发期间发生的丁姓市民“短信狱”、济南暴雨过后出现的网民“红钻帝国”、“网帖狱”,与上一年“彭水诗案”如出一辙,公民表达权遭遇权力滥用,也让人们心底掠过一丝凉意。

  这一年,在希望和焦虑的交错中,“表达权”、“参与权”成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新亮点,“有序参与”、“公民意识”等等则描绘了一幅民主政治、公民社会的未来图景。我们有理由期许,“表达”和“参与”,已成为一种国家价值观,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只有这一事实能改变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阿计(北京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