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改革三十而立 现代化之路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07:33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不知不觉,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行到第30个年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前天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表示今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不言而喻,已经到来的2008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其重要不仅在于中国将首次举办奥运会,更在于在这一年里,13亿中国人将回顾过去30年来的风风雨雨,从中总结成败得失,指引未来。

  30年,中国变化很快。1978年,那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对外贸易量206.4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全国将近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而到2006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外汇储备达1万2千多亿美元。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海外贸易、上市公司、有价证券、知识产权、现代法治、城市文明、中产阶层、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公众参与、财产权、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物权法……当这些词语和事物,在最近20余年间逐渐流行于大众媒体并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时,它们与优异的经济表现合在一起,凸显了当下的中国,与以往中国在存在形态上的巨大转型,那就是现代性的有与无。

  从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和政治形态,转变到现代工商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形态,建构一个现代性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乃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之所以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因为从这一年起所展开的改革开放事业,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现代性进程。3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只有将自身置于现代文明、现代制度和现代价值的坐标系中求生存谋发展,中国才有前途和希望。而现代经济,就是工商业经济;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使13亿中国人对于中国今后前进方向,在小的差异中形成了大的共识。不过,在即将展开大规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的时刻,要清楚地看到,30年改革开放成就瞩目,但中国的现代文明转型远未大功告成。甚至还要指出,与30年前实行经济改革相比,中国今天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的任务,其复杂性和难度更为巨大。

  从现代性建设在一些先发国家的经历和经验看,一般来说,现代性总是在经济领域首先展开,在物质文明上完成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商业经济的转型。在此之后,社会和民生建设将成为重点,国家必须投入大量力量,在一个城镇化的生活空间中为自己的公民建立起基本保障系统,为他们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和就业等等方面提供保证。以此为基础或与此同时,是有序扩展公民个人自由,扩大政治参与,建立民主政治,促成政治体制的革新。

  不容忽视的是,在现代转型进入社会和政治领域后,由于大量利益集团的生成及其日益活跃参与经济和政治博弈,国家在推行变革的过程中,民众的意愿、公民的主体性必须被充分尊重,变革要考虑的变量因此增多,成本因此可能提高。

  困难考验着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近些年来,房价、居民消费指数上升、矿难在一些地方频发,以及民众维权事件的增多、公民表达意识的苏醒,都对社会和政治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但如十七大报告所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在此领域加快步伐,迎难而上,锐意变革,中国现代性成长才能找到更好的支撑点,中华民族的复兴才可能最后成功。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