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诗成:警校改革提出怎样的教育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07:23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毕诗成

  一边是这些行业求贤若渴,另一边是拿着相关专业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四处打转转,迟迟无法就业,不晓得这算不算是最大的教育浪费?造成这样的局面,诚然有体制安排上的问题,但更多恐怕还在教育本身: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面孔几乎一样的学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给各个行业提供有用人才的重任。表面繁荣的高学历者增多背后,掩盖着深层次、一触即发的矛盾。

  对于2008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来说,他们能够填报志愿的大学可能会少了几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公安部属大学将停止招收本科生。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全国警校将停招本科生,此后将借鉴“美国模式”,淡化或暂停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警校的主要职能。(1月2日《南方都市报》)

  虽然淡化警察行业的学历教育是“顺应国际化潮流、与国际接轨”的一步,但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显然不单单是为了“接轨”,更重要的是克服现实的困境。这就是:一方面,一些地方公安院校的毕业生由于不能通过公务员考试而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导致警校大面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公安院校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与实践脱节、照本宣科、只授皮毛等问题严重,使得进入公安岗位的大批毕业生无法满足打击日益高科技、隐蔽、跨行业犯罪的需要。

  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之下,打破窘境自是应运而生。因此,虽然目前舆论对改革仍有很多担忧,但笔者还是期待“警校停招本科生”能够产生示范效应,开辟一条职业化教育的新通道。

  道理很简单:面临同样矛盾,在困境中挣扎的,并不仅仅是公安队伍。前段时间,《法制日报》作了一组持续多天的“西部法院法官荒调查”的系列报道,提出了一个几乎完全一样的命题:一些地方司法系统严重缺乏法律人才,法官和检察官断档严重,多地出现“法官荒”;另一方面,大批法律院校的毕业生无法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进入司法队伍,有些考进司法队伍的,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根本办不了案”,加上待遇等问题,人才大量流失。

  再把眼光放远一点,恐怕不单单是公安、法院,石油、邮电、通信、财经甚至师范等,有多少行业实际上都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两头无法咬合对接的问题?一边是这些行业求贤若渴,另一边是拿着相关专业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四处打转转,迟迟无法就业,不晓得这算不算是最大的教育浪费?造成这样的局面,诚然有体制安排上的问题,但更多恐怕还在教育本身: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面孔几乎一样的学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给各个行业提供有用人才的重任。表面繁荣的高学历者增多背后,掩盖着深层次、一触即发的矛盾。

  根据媒体暴出来的所谓“改革方案”,警校系统的改革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就有“2008年起不招本科生,只招本科毕业生,进行两年学习后,直接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为公务员”、“入学即入警,毕业后由公安部直接派到公安机关工作,不存在就业难题”、“基础课几乎全部砍掉,包括马列课和文科、理科等基础课和公共课几乎都不上了,只上专业课”……其实,认真审读这个改革方案,虽然没有最后敲定,但基本思路很清晰———取消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公共课,把它推给其他学校,警校只招人家“教育过”的本科毕业生,然后用专业培训、分派工作的方式,解决教育教学与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

  这样做好不好?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实际,当然很好。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改革思路等于是把公共教育“转嫁”给其他普通高校,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职业学校。一个行业这样搞问题不大,但问题是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比如法官荒的问题,“维护社会公正”的工作当然重要,那么可不可以“特殊”地抛掉不切实际的公共教育,只招本科毕业生然后搞职业培训?如果可以,那么师范呢?如果法院、石油等多个系统都按图索骥,照猫画虎,中国的高等教育显然便面临着重新洗牌———大众性质的公共教育与专业性质的职业教育的职责重新分配。

  因此,“警校停招本科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教育部不妨把“警校”的改革看得严重些,看成是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一次“反叛”———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学历教育的瓶颈,教育系统本身没有理由无动于衷。这些年,关于高等教育的问题说的很多,真正改的很少。学历化与职业化之间本没有那么多矛盾,但当学历化已经因为其自身的刻板、老旧而无法满足社会各个行业职业化需求的时候,就必须彻底反思并寻求全面对策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后只会让中国教育“头”“脚”都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