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鸣:肯尼亚三民问题致骚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09:18 新京报

  作者:祝鸣

  2007年12月底,东非国家肯尼亚举行总统大选,现任总统齐贝吉12月30日宣布击败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领导人奥廷加获得胜利。但奥廷加的支持者认为选举“有诈”,举行抗议活动,引发肯尼亚各大城镇的骚乱。已经有几百人在持续至今的骚乱事件中遇难,数以万计的民众为避乱逃离家园。

  肯尼亚自1963年独立以来政局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政变。经济发展也较快。其长期稳定的政治局势一直被西方视为“非洲的楷模”,此次连模范生都出了问题,使得很多国际媒体都在热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肯尼亚的问题是出在了“三民”问题上。

  “民生”问题

  世界银行在2007年9月底公布的全球商业投资环境报告中把肯尼亚列在“改革最多国家”排行榜第八位。肯尼亚也是除加纳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肯尼亚近年来在齐贝吉总统领导下经济增长强劲,200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1%,但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仍占总人口的近一半。很多贫困人口因此纷纷倒向奥廷加阵营,希望通过选举,获得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机会。此次选举失利,无异于剥夺了他们谋生的巨大希望。所以说严重的贫困问题为骚乱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民族”问题

  历史上,肯尼亚第一大部族基库尤族长期执政,其他部族的不满由来已久。基库尤族人口约占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齐贝吉和第一任总统国父乔莫·肯雅塔都来自该族,两人在任时间累计接近20年。奥廷加所属的卢奥族虽然也是肯尼亚主要部族之一,但其聚居的西部省份尼安萨省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当地人对基库尤族的不满情绪尤为强烈。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肯尼亚实行多党制选举,部族矛盾更趋激化。2001年4月,美国议会代表团访问肯尼亚,有议员问当时的莫伊总统:“肯尼亚为何治安很差?”莫伊回答称:“肯尼亚曾多年致力于消除部族隔阂,卓有成效。但自从实行‘多党制’后,这种隔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蔓延到全国每个角落。坦率地讲,‘多党制’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成功。”

  “民主”问题

  肯尼亚在1980年由于受到西方要求政治改革的压力,最后接受了西方的民主选举体制,并从1992年恢复多党制,迄今已经进行了四次大选。较短的选举历史使一个良好的民主选举的氛围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就是要实现有序和稳定的政党轮替,使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利益群体都有所期盼,政党对“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选举机制也要有充分的信心,能做到“愿选服输”。可是这在包括肯尼亚在内的诸多非洲国家是无法实现的。非洲长期在野的政治势力,往往把好不容易出现的总统选举视为“千年等一回”的政治上翻身的绝好机遇,从而对选举的成功往往抱有很高的期望。一旦失败而且选举过程的确存在着问题,失败的一方就往往会把失望和不满的情绪直接转为暴力手段。

  以上这三个问题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只有良好的民主机制,才能包容各个民族共同参政议政;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成为培育良好的民主机制的土壤;民生则是民族和民主的基础。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说:“西方政治组织的民主原则虽然在非洲得到接受,但却极端脆弱……(因为)一群被指定永远处于少数地位的民众绝不会认为这种政治安排是公正的……民主意识在非洲广为流传,尽管意义重大,但并没有因此产生一种团结的原则”。

  □祝鸣(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