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波:蔡元培的后来者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09: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邓清波

  今年1月11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学者蔡元培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上海文物管理部门表示,蔡元培故居经过整修,11日将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1月10日新华社)。

  名士已经作古,而他们的风范、成就往往也成为绝响,后继无人,徒留故居于人凭吊。这样的名士故居,恢复得再多,保修得再好,意义也终有限。

  蔡元培先生未必能够逃脱其他名士的这种遗憾。先生已经作古,而以当前的现实环境来论,“来者”也不知何时才能出现,先生的风范确有“绝世”之忧。

  譬如,蔡到北大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大学的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然而,今天的许多中国大学校长,所在意的却是学生的就业率、学校的占地面积等,即便“高材生”出去卖猪肉,都敢于理直气壮地解释为“顺应市场需要”。

  蔡选拔教师唯才是举,陈独秀既无博士学历,也无任教大学经历,只是区区一中学教员,但蔡决意聘请他为北大文科学长;梁漱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蔡读了其文,便决意聘来北大教印度哲学。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动不动就打出“高薪”、“全球纳贤”的招牌,可惜更看重的是学历或者资历,非“国际一流大学”博士一概不予考虑,或者唯有高官、明星、富贾才有被破格聘为教授之机遇。像梁漱溟、陈独秀、鲁迅这些没有文凭的人,纵然发表大量文章也不会被SCI收录,无助于学校冲击“论文引用篇数全球第一”的至尊荣誉。更不用说蔡氏“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了。此等风范,今日何处可觅,有哪所中国大学校长敢自诩堪与比肩耶?

  蔡逝世后,当时教育部在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所处之时代堪称乱世,办学条件比今日要差得多,犹能如此坚持原则,则今人在酒足饭饱之余,固当汗颜矣!试想以今日之物资富足、社会稳定,再加上蔡氏之办学意志、自由精神,则中国教育何愁不能更加辉煌!中国之学术何愁不能更加灿烂!

  几千年前中国出了个孔子,可是,孔子最大的不幸就是他成为了偶像,被无数中国人顶礼膜拜而不许超越。近代,中国的教育终于又有了个蔡元培,但今天我们是否也只能继续把蔡元培放在纸张上去研究、放在图书馆里去馆藏,是否也只能在他的故居徒兴高山仰止之情?一个有了伟人而只知道顶礼膜拜却不敢再去超越、“后无来者”的民族则更无希望。

  所以,今天,我们纪念蔡元培,绝不只是要发一发“思古之幽情”,而应该是切实借鉴学习蔡先生的精神品质,务必做到“后有来者”;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不应该单纯是“前不见古人”、供人凭吊乃至游乐之所,而应该是一块弘扬蔡氏精神、激发更多“后来者”的基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