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结海:中国式师生关系是得改改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07: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张结海

  对于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我们不把他们当真正的成人看待,对待他们我们是“管教”而不是“管理”。反过来,我们许多针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又落不到实处。

  当我得知某高校教授因为课堂秩序和女同学发生肢体冲突的消息时,我很“高兴”地意识到,类似的问题其他学校也存在。同时,我多少有些遗憾,要是冲突一方甚至双方受些轻伤该多好!不是我“幸灾乐祸”,而是中国现存的“师生关系”模式确实需要一个导火线来点燃。

  有人也许要说你自己身为导师,你肯定是要帮老师说话的。错了,相反,我首先要批的正是“师道尊严”论。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核心观念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要说本科生了,就是博士生阶段我们今天依然是把学生当子女、老师当家长。这就是为什么总体而言中国学生在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和国外学生有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

  此次事件中,据说有人鼓吹逃课是个人自由的表现。在中国总有这样一批人,别人好的东西的本质不介绍,皮毛的甚至是缺点的方面倒是有能耐让它深入人心。比如,素质教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我们没有学到,给老百姓的印象是素质教育就是轻松和玩。自由民主中相互尊重、相互妥协,尤其是决策机制中的决策前可以争吵,一旦决定后就应该服从我们没有学到,许多人却以为自由民主就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有人要问,美国电影里的学生不是经常东倒西歪的吗?不错。外国中小学课堂上因为学生年龄小,确实不像我们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可能有些人就因此以为外国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为所欲为了。大错特错!我分别进过英、美、法的大学教室,没有发现过一例大学生东倒西歪的情况。

  在中国高校上过课的老师还有一点大概都印象深刻,那就是手机声此起彼伏,经常有人离开教室接电话。就此现象,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的不是师道“尊”严的传统伦理,而是“尊”重别人的文明礼貌教育。我们开任何会议,坐在下面的人打电话那早是见怪不怪了,坐在台上讲话的人有时也接电话。国外来的艺术表演者,因为台下中国观众手机的干扰,中断表演抗议的有过,气哭的也有过。

  我今天之所以愿意把课堂秩序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纲上线,是因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种种问题的讨论,却独缺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关系。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应该尽快从以人情常伦为基础的师道尊严中走出来,建立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遗憾的是,这两方面我们都做得不够。对于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我们不把他们当真正的成人看待,对待他们我们是“管教”而不是“管理”。比如,法国政府规定一男一女租房政府会有额外的补贴,许多中国留学生哪怕不是男女朋友,为了享受这额外的补助,男女同居一室照样相安无事。而在中国,校外租房恐怕依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反过来,我们许多针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又落不到实处。我知道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个研究生在外面公司“专职”上了一年班之后,依然顺利地拿到了文凭。据我所知,学校也曾考虑过开除那个学生的学籍、不给他论文答辩的资格,但是最后,导师觉得那样面上无光,所里也觉得这样一个“家”丑传出去不光彩。

  正是因为有这样雄厚的社会背景,“师生关系”冲突会被当成一起“学校大家庭中孩子不尊重家长权威”的事件而被迅速遗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