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初:公民隐私权如何避免被公共监控侵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08:32 中国网

  作者:盟初

  近日,一对年轻情侣在类似地铁或轻轨进出闸机口激情拥吻的视频广为流传。期间,可以听到疑似监控室工作人员不断用上海话发出戏谑性的评论,有网友分析,这段视频疑似是地铁监控设施所拍。 (人民网1月16日)

  为了公共管理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始在地铁车站,交通要道,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等公共场所大量安装电子摄像头,个别经济较发达犯罪率较高的城市甚至不惜花费巨资,实行“全城监控”。事实证明,此举对解决警力不足,预防和打击犯罪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然而正如当初公众所担忧的一样,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有可能侵犯到市民的隐私权。现在看来,这种担忧不仅不是多余,还很有预见性。

  毫无疑问,这段网络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不到3分钟,但画面中的一对年轻情侣的隐私权却是遭到最无理的侵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网友都把目光放在了这段视频上,齐声谴责上传者,并且也正是缘于这段视频的上传,此前只属于猜测之中的监控安全问题才能如此真切地摆在公众的眼前,但其实,这一事件的真正看点并不在于此。事实上,早在视频上传之前,这对年轻情侣的隐私权即已遭到侵犯——视频中,中年妇女和两名中年男子发出的戏谑之语就是确凿的证据。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区分,是因为这两种侵权从性质上来说完全不同。上传视频,是个体对个体、公民对公民的侵权,而视频监控者对监控对象随意发表评论和嘲笑,则是一种职务行为,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后者无疑要比前者恶劣得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上传这样的视频,但监控室里的这种种行为,却是随时都会发生,因为缺少必要监督,风险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视频中这对年轻情侣的一样,隐私权处于极大的不确定之中,这才是此事具有普适意义的根本所在。

  城市安装监控设备,原本就是自由和安全的一种适度权衡,即市民让渡一部分私权利,来维护社会整体的治安状况。因此公权力必须恪守谨慎和规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的私权利不受影响,这既是公民牺牲“小我”的前提,也是公权得以行使的出发点和依据所在。否则,如果公权力失范,频频被滥用,处处不设防,甚至沦为公职人员满足个人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工具,那么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公权。公共管理中,需要公众让渡一部分权利的地方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摄像头,日益民主的社会,民众对职能部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失去了权威性和正义感,公权力必将举步维艰。

  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摄像头,当然不会也没有必要因为一段网络视频而消失,但公共管理者应该从中得到一些警示,力避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其实有很多,譬如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感,建立相关的预防和惩戒机制,解决目前监督空白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