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锋:中国GDP的代价不该太沉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08:4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徐锋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目前我国亿元GDP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10倍;工矿商贸10万人事故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2倍多;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是世界平均的5倍多。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 “亿元GDP死亡率”(全称“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是这两年我们才逐渐熟悉的一个指标,顾名思义,就是指每生产出1亿元GDP过程中,因安全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事实上,根据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我国这一指标远不止先进国家的10倍。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介绍说,以人民币计,英国亿元GDP死亡率为0.02,日本为0.05,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在0.04至0.06之间,而中国为0.73——按照这个数据,我国亿元GDP死亡率高达这些发达国家的二三十倍。 这一指标在我国得以应用,其积极意义在于,以官方统计口径的形式,我们终于在“GDP”这一物化指标和“人命”这一人文指标之间的楚河汉界上,搭起了一座桥梁,将它们放在同一指标中考量。曾经,GDP就是GDP,它等于经济成果,至少对不少地方官员而言是这样。而如今,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下,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已认识到,GDP无法全面反映社会净福利,不能充分反映资源配置扭曲和浪费的程度,更不能具体反映社会公平竞争机会、生态环境、个人幸福指数和社会满足感在内的各种其他指标;要比较一国、一地的发展水平、发达程度,在GDP之外,还应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指标,如“绿色GDP指标”、“国民幸福指数”等等。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社会共识的形成难能可贵,其初步起到的巨大合力也有目共睹;而且,从数据来分析,近些年我国在科学发展的全新征程上已经成效显著,单看“保命”这一指标就能看出——上月,劳动部表示,我国事故总量连续四年下降,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3.8%。简单的数字背后,潜藏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其中既有中央的再三强调、民意的倒逼、舆论的呼吁,也肯定包含了很多地方、很多部门与“带血GDP”的痛苦诀别。 GDP本只是一个经济增长指标,何以“带血”?原因简单,只缘近代以来,中国已经穷怕了,一旦放开手脚,“搞经济”成为第一要务之后,有些人渐渐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进而,便出现了“有水快流”,出现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近100倍,出现了“带血GDP”、“含泪GDP”,出现了少数地方劳动部门帮外商压低工人工资的种种反常现象。也正是在类似的思维定势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人还是为了生产本身”这样现在看来简单得有些幼稚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却引起了经济学界一场严肃的大争论。 所幸,绕了一个大圈,如今我们终于逐步想清楚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并且,我们有了直面和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勇气,敢于在经济总量蒸蒸日上、国际地位节节提升之时,“自曝”居高的亿元GDP死亡率等 “家丑”。可以确定无疑的是,这种“自曝家丑”的果断,绝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日益恢复的国家自信,而是我们对“什么才是发展”这一命题的理性回归。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