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蓉霞:没有环保伦理的限塑令能走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07:30 东方早报
作者:陈蓉霞 有关部门近日颁布的限塑令惹得众说纷纭。比较集中的疑问是,一道行政法令,能否改变消费者多年来被商家宠出的消费习惯?从竞争角度考虑,商家难免会迁就消费者的要求,只要有少数几家商场破了这个“戒”,多数商场恐怕只好跟进,否则难免失去竞争优势。更何况,法令对于大商场也许还有点威慑作用,众多小摊小贩、集贸市场等等,政府哪能在各个角落都布下监控网点?只要监控失效,只要消费者觉得免费塑料袋有利可图,生产和免费发放塑料袋的现象将难以绝迹,甚至依然会我行我素。前几年上海市政府不也出台过类似法令吗?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不能认为上述说法毫无道理。也不能认为,设计更好的市场调控手段或其他替代途径毫无必要。但上述议论无疑忽视了一个人们早已形成的共识,即市场经济的行为还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更进一步说,法律和道德之间还有这层关系:道德必须由法律来担保;而法律则必须由道德来托底。这就是说,市场体系中颁布的法令或法规,首先必须具有相应的道德基础。 以这条刚刚颁布的限塑令为例,其道德基础毋庸置疑。因塑料制品泛滥而造成白色污染,这早已成为生活常识。既然我们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有可能被污染笼罩的环境之中,那么,为此而牺牲某种程度的舒适和方便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之所以称其为“道德”,是因为我们选择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追求更为长远的利益。正因如此,限塑令对于社会中的每一成员来说,不只是一种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更应是一种自觉的内在要求。这就是法律必须由道德来托底的意思。 如果大多数人,比方说超过50%的人能够达成这种共识,那么,执法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政府没有必要在各个角落布下天罗地网的监控,因为它已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一成员都有此等意识,正如已有学者所指出的,某些节俭成性的老年消费者也许会对此斤斤计较,从而去小摊小贩那里得到更多的免费塑料袋(本文引用这种说法决不包含对老年读者的不恭,敬请谅解);但若绝大多数年轻人出于对区区一角钱的满不在乎而依然喜欢用塑料袋,那我们更需担忧的不只是污染问题,而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了。我们当然不愿看到后种情况已是既成事实,因而关键还在于,如何能让法令深入人心,使它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这就有赖于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有赖于道德教化的普及深入,而不是一味迁就消费者的低层次算计,并使得这种算计合理化。 当然,法令与道德不相符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有关部门对拼车的禁止;行政部门对于个体餐点的整顿规范等等,诸如此类的规定,其道德基础就值得质疑。以拼车现象为例,这样一种有利节约能源,有利减少交通拥挤,有利增进方便的自发现象为何归在被禁行列?至于它有可能会带来的麻烦,完全可以通过相关规定的完善而加以避免。对于此类法规,由于它难以深入人心,这才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制推行。比如,为了禁绝那些小摊小贩,赋予城管执法人员以过分的处罚权,结果引发的矛盾本身成了社会问题。 然而强调法令或法律的道德基础,决不意味着道德说教就能搞定一切。正如上文所说,即便是一项具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条文,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中所有的成员都能自觉认同并执行,总有一定甚至相当数量的个体具有较低的道德阈值,若是没有硬性约束,比如收取1角钱的成本费,他们就会倾向于贪图蝇头小利;其实对于更多消费者来说,有偿使用更是一种环保义务的提醒。这就是道德必须由法律来担保才具有可操作性这句话的意思。 只有当道德与法律形成如此良性关系的时候,执法部门和执法对象才不会展开“猫捉老鼠”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当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之后,顾客对那些严格执行法令的商场企业,比如麦德龙和迪亚天天等超市,就会多一份信任感;而对于那些依靠违法来为自己谋利的商家企业,顾客自然会多一份怀疑和担心:就凭经营者这样的素质,能够相信他们不会在细节上弄虚作假吗?顾客的这种怀疑,自然使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或企业更有可能脱颖而出。欧美国家的消费者自觉抵制环保不力或是有其他问题的企业就是一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