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遏制三公消费须强化双向监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07: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徐锋

  前天的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纪委副书记林浩坤炮轰“三公”现象(公款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指出:“现在要解放思想,就要进行利益格局的调整,要革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命!”此言一出,即刻引起代表们的强烈反响。

  一个公众早已“审美疲劳”的老问题,还能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更说明病症之顽固、药方之无奈。其实,同样的问题,即使是在我们一贯认为高度廉洁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屡有所闻——日前,美国国会的审计机构披露,国会拨出的扶贫款被地方扶贫机构挥霍,扶贫人员甚至用这些穷人的救命钱买酒,为自己员工提供无息贷款等。而类似事件,在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不绝于耳层出不穷。由此看来,挥霍公款,倒也未必是中国特产,而更像是一种世界病。

  因此,欲治“三公”,必先分析其病理生成。用经济学眼光看,挥霍公款是源于公职人员的“理性经济人”立场,在监管存在漏洞时,在“不吃白不吃”的氛围下,掌握公款者极易选择挖公家墙脚来谋求一己私利;否则,他可能会有“吃亏”感。从这个角度看,挥霍公款又带有某种“必然性”,它暴露了人性的共同弱点。

  难归难,对于这种世界病和人性共同弱点,我们却绝不应束手无策。公款是全体纳税人的辛苦钱,某种意义上又是公众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劳务费”。公仆挥霍公款,无异于在向公众(主人和“消费者”)漫天要价,有悖社会契约和等价交换原则,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期以来,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加强预算和监管。从理论上说,加强预算,理应剔除泡沫化的公务消费项目、卡紧各单位各部门的钱袋子,从而使其无钱可挥霍;加强监管(如审计),理应起到“秋后算账”、从而阻吓新的挥霍行为的效果。

  但遗憾的是,一方面,在官本位的整体语境下,预算约束往往偏软,而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财政部门对同级“兄弟部门”报出的预算金额也往往抹不下情面,这是事前失灵;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也同样面临权力干扰、“兄弟部门”情面问题,在惊天动地的“审计风暴”背后,大量“不大不小”的挥霍公款行为仍公然上演,这是事后失灵。

  遏制“三公”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相关的预算,不仅要具体,而且要透明;群众不仅要有知情权,还要有监督权。而现在,恰恰这一环节相当薄弱。公众缺乏监管的空间和权利。表现之一,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人大,在财政预算和支出上知情权和否决权还相对有限,看护公民“钱袋子”的能力有待提高;表现之二,公众利益的守护者——媒体,在对类似问题的舆论监督上,还相对弱势。

  因此,遏止“三公”,必须强化“双向监督”机制——在自上而下监督的同时,加强自下而上的监督,并使两者形成合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