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城雄:新市民的GDP与福利都要一并算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07:53 新京报

  作者:周城雄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北京GDP总量9006.2亿元,按北京常住人口1633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5604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370美元。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说,北京市的人均GDP已经处于世界“中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3466美元至10725美元的人均GDP区间,显示了北京市具有较强的生产力和财富创造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人均GDP计算的人口基数是以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计算的,而不是按北京市的户籍人口约1200万,外来常住人口创造了约2400亿的GDP,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强。可见非户籍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对北京市经济的巨大贡献。也说明,政府的任何统计数据和决策,是否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将产生巨大的差异。

  目前,政府在做一些决策和规划的时候,没有或者很难充分考虑非户籍人口,福利管理和GDP存在失衡。例如,未来的限价房很可能不对非北京户籍的人群开放,而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许多方面,非北京户籍的人群也体会到种种的不利之处。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或者技能较强的来京人员,可以通过自身优势克服城市配套福利上的不足,但是对于大多数新市民来说,缺少系统的福利保障使他们不得不在底层和边缘行走。例如许多农民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连暖气都是他们的奢望,而且一些工棚居住安全更多是“靠运气”。

  但,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一定不能抛弃他们,他们不光是北京GDP辛苦的创造者,而且他们很多人未来还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中坚力量。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还需要转变观念,从全面的角度考虑城市人群的管理,特别是在公共福利的规划和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统计的角度,将更多的城市居住人群纳入公共福利的视野。这里,不仅农民工应当被城市管理者关注,其实城市中还有许多不受关注的人群,他们同样过着漂泊不定和毫无保障的生活,例如在城市中的小规模个体经营者、许多带着理想到城市创业的年轻人,这些人的数量可能比农民工还多,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和居住分散,更加难以被城市管理者注意,也难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

  其次,应当为非北京户籍居民提供更多市民待遇。户籍应当仅仅作为公民身份合法性的辅助管理工具,而不应当是城市管理者区分不同福利的标准。以户籍划分享受公共福利待遇的等级,应被视为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会在文件上看到以户口为区分标准的福利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宽容和具有活力,北京才堪称宜居都市。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