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黄:逼人花钱的财政不是好财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09:0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青黄 “这样的预算管理分明是逼着你乱花钱嘛,不花完,你就是蠢材!”前天,在广东省“两会”的小组讨论上,代表“痛批”“只问花钱不看效果”的预算制度。代表们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地铁2号线节约了18亿元,海珠区整治河涌节约了1000多万元,却都遭到“批评”。 其实,预算没花完不仅会挨批,更会影响下一个项目或年度预算的申请。于是,在既有的项目上多投入,无谓地多增加成本便成了政府项目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政府采购价总是远远高于市场价。还有,年底“突击花钱”也成了一种流行病。 “突击花钱”怎么花?对工程或项目进行一些不必要的修修补补,年底修路扎堆或许就与此有关。而更常见的是广受诟病的公款消费——君不见,年终岁末,公款旅游扎堆,一些部门的年终总结会开到了千里之外风景名胜地、高级度假村,甚至变成了公款出国游。中国公款吃喝每年超千亿元,公车消费每年高达两千亿元,这种“中国式奢侈”就是乱花钱的真实写照。 在老百姓看来,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但实际情形又是怎样呢?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增长23倍。遏制政府部门乱花钱已时不我待。毕竟,财政收入来自于老百姓的税收,那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怎么能乱花呢? 要想解决预算逼人乱花钱的问题,先要搞清楚预算为何有节余。预算节余有两种可能:其一,预算的制定本身可能存在水分;其二,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精打细算节约了成本。所以,遏制乱花钱必须挤干预算的水分,形成鼓励少花钱、用好每分钱的预算机制——逼人乱花钱的预算不是好预算,逼人少花钱的预算才是好预算。 逼人乱花钱的预算是民生财政的绊脚石,与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也与创新型社会背道而驰,而欲进行改革、完善,还需从多方发力: 首先,预算安排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当下,一些地方的预算编制过于仓促和粗放,预算安排只有笼统的数字,代表们在审议时云里雾里。预算的编制必须科学化、法制化,成本必须公开化、透明化。挤干了预算的水分,乱花钱的几率必然大大降低。 其次,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考核。企业讲成本和收益,政府也要讲成本和收益。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怎么花的、花在哪里、花得值不值,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再次,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遏制一些部门乱花钱的冲动。同时,加大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接受人大代表、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对于各种质疑,有关部门必须做出明确回应。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