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金融街西扩应由公众参与人大决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07:54 新京报

  作者:杨东平

  这一城市改建项目,涉及数千户居民的搬迁,其论证过程是否有公众参与、公开的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西城区的金融街即将西扩,中心区将由原先的1.18平方公里拓展至4.77平方公里,为此,要在月坛南街、月坛北街一带外迁数千户居民。(据昨日《北京晚报》报道)这一消息反映出的一些疑问亟须澄清。

  首先是程序问题。2007年11月,西城区政府曾对外宣布,市政府批准的金融街拓展方案,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展一倍,达2.59平方公里。仅仅两个月之后,这个方案就又扩大了2.18平方公里,达到4.77平方公里,新扩部分就相当于原先2个金融街的面积。那么,在北京市城区的核心地区,这么重要的规划为何短期内发生如此大的调整,其合理性、科学性、权威性如何保证?这一城市改建项目,涉及数千户居民的搬迁,其论证过程是否有公众参与、公开的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

  其次是价值理念的问题,金融街为何要扩张、应不应该扩张?行走在金融街,不知各位如何,我的感觉,那是一块冷冰冰的资本的飞地。高楼广厦之间,缺少历史和人文的气息,缺少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到了夜晚,人去楼空,便是一片空城。须知,这里曾经汇聚八百年古都的精华,是深不可测的名人、名宅荟萃之地啊!将城市中心的繁华之地改建为这样功能单一的商务中心———它更应该建在那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于发展经济之时所做的很轻率的规划,本身值得商榷。

  据资料显示,金融街地区管理的资产已达1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金融资产的一半以上,年税收占北京市总税收的25%。如果这成为金融街西扩最硬的道理,那么这个道理也是大可质疑的。

  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这没有问题。但对于北京这样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利润毕竟不是它惟一的追求。今天,北京市的经济能力已远非当年可比,预计今年的人均GDP有望达到8000美元,如果我们在城市建设上仍然是单一的GDP导向,忽视民生扩张商业区,这样的发展观无疑需要反思。不难想象,任由资本独舞或者领舞的后果,很可能是若干年后金融街还要北扩、东扩、南扩,因为资本的扩张是没有止境的———那真的是我们的理想吗?

  政府应该是社会长远利益的代表,为保证这样的追求不出方向性偏差,一方面需要发挥公众参与的机制,这样重大的规划项目,不应由少数部门、少数人闭门决策,需要通过市民调查,举行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将城市规划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更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这样涉及全市人民、子孙后代福祉的重大决策,应当经由北京市和西城区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表决。按照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没有民意论证的金融街扩建项目,无疑当慎之又慎。

  □杨东平(北京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