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潜:股市失血复抽血 市场何以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07:54 新京报

  作者:朱公潜

  昨日,沪深大盘分别以7.19%和6.15%的罕见跌幅,吞噬了前几日羞答答的小阳线,市场以实际表现撕碎了某些评论家“慢牛”的预言。

  不能再把下跌的动能一味推到美国“次贷”或欧洲股市的震荡,上周上证指数8.08%的周跌幅几乎是全球之冠,与之相比,欧洲各国周线大多收阳,“股灾策源地”美国,道指一周也不过跌了区区1.38%,当昨日A股股指以欲哭无泪收盘的时候,欧洲各国刚刚开市,美国股市尚在酣眠。周边股市联动效应的影响也不应过于放大。上周不去说,即以周一而言,日经收跌3.97%,韩国指数受挫3.85%,港股跌幅稍大,但谁影响谁还不好说,别人小跌,自己大跌;别人大跌,自己更大跌,说“不是我的错,邻居在惹祸”,说服力实在堪虞。

  年报不佳、大雪封路等客观因素,对于A股这个政策市、资金市,到底有多大影响,稍稍资深的股民更应该心知肚明。

  事实上,导致A股走势低迷至此,最大的“凶手”只有一个:资金。如果把股市比喻为一个人体,那么资金就是人体的血液,股指则是人的脸色,失血过多,脸色苍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从紧的货币政策、密集的新股上市,加上主力资金在春节长假前夕心照不宣地抽身观望,本已让仍处高位、且“盘子”已变得相当庞大的A股市场力不从心。不管某些机构吹鼓手如何声嘶力竭、巧舌如簧,那每日1500亿、1600亿上下的两市总成交量,无论如何不足以支撑拥有1500多只股票的深沪两市走出值得一看的行情的,事实上,年前股市的“失血”现象,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出现,这已是市场的规律性现象。

  与往年不同的是,一些部门和机构,今年非但未对此时此刻习惯性失血的A股市场“补血”,或至少“固本培元”,而是采取了“抽血”的行动。

  新股的密集上市本就是令市场“失血”的主因之一,面对上周本已表现欠佳的股市,本周的新股申购脚步并未停顿,5只股票虽然不多,盘子也说不上大,但所表露的信息已经足够让投资者和市场一齐面色惨白:指数晕不晕我不管,我现在需要血浆救急。非但如此,申购不过十几天的合肥城建、准油股份竟已赫然上市交易,如此匆匆的步伐,足以让整个市场不寒而栗。

  非但如此,一些机构还把更粗更大的针筒,毫无顾忌地伸向原本已有“贫血”之嫌的证券市场。中国平安宣布再融资1600亿元,这一金额非但超过自身总股本60%,甚至和A股两市目前日交易量总和不相上下,失血、贫血,再继以如此生猛的抽血,岂不令本已惨白的股指这张“股市的脸面”,一下子变得乌青甚至漆黑?

  股市的波动是全球常态,但不论美国还是欧洲,甚至巴西、墨西哥、智利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监管、主管部门,在股市异动发生后都由监管方甚至更高层面做出种种姿态甚至行动,力图恢复市场信心,让股市重归正常波动的轨迹。而我们的有关部门却面对“失血”一言不发,面对“贫血”一字不吐,甚至面对类似中国平安这种近乎釜底抽薪式的抽血也不闻不问。股市的失血和失色,反映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失,更是投资者信心的丧失,一旦血尽心枯,股市最基本的功能———融资,就会变得难以为继,面容枯槁。那时再出台临时、应急政策狂补恶补,丧失的元气也不是一年半载所能缓过来的了。

  昨日股指虽然重挫,但成交量反倒萎缩,这并非意味着杀跌动能之不足,而是表明了一个冷酷的现实:在接二连三的“失血”、“抽血”乃至“放血”后,A股已实在没有多少血,可以从新伤中汨汨流出了。并非要求不科学的“救市”“托市”,但根据市场规律顺势引导、调控而不是竭泽而渔,难道不该是正常的呼声和期待吗?

  □朱公潜(上海 财经评论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