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安:古老的春节是一条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07: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周庆安

  假如有人坐在春节的团圆桌前却体会不到真正浓郁的感情,那又何必花那么多钱买个形式上的“春节”?目前,春节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需要。我们要发扬传统,并不在于一成不变的形式。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假设一对广州夫妇在北京工作,春节期间搭乘飞机返回广州与父母团聚。春节期间机票没有折扣,于是往返广州到北京一个人就要3500元,再加上从居住地到机场的往返费用,他们夫妇的春节至少价值8000元,这还不算他们给父母带去的年货。8000元,当然高于官方统计北京工薪阶层2人一个月的平均收入。

  假如是一位河南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广州工作。春节期间他要返回河南,火车票往返大约是500元。辛苦一年,除了要交给妻子的工资之外,还要给孩子、亲戚捎上广州的特产,假设价值300元,那么他的春节至少价值800元。800元,一位在广州的外来务工人员,一个月也未必挣得了这么多钱。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春节到底值多少钱?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从内心里生出反感。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春节的价值,并不在于路费、礼物,而在于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在于人们对于传统的执著,对于未来的期待。

  但是,问题是,春节真的值那么多钱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票价、物价都在升高,春节“越过越贵”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我们所说的亲情、友情、爱情,真的随着物价一起上涨了吗?或者说当我们以一种形式上的付出来求得心灵安慰的时候,我们真的让春节“物有所值、物超所值”了吗?

  现在社会的基本单位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大家族式的文化传统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寻找到一些影踪。而更多的时候,人们是以小家庭、社区、同事甚至网友的群体方式进行身份认同,甚至有的时候,亲情不如“爱情”、爱情不如“友情”、友情不如无情的现象并不罕见。我无意在多元化的今天做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我只是在想,假如有人坐在春节的团圆桌前却体会不到真正浓郁的感情,那又何必花那么多钱买个形式上的“春节”?

  传统的固执之处有的时候不是体现在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心灵中。比如过春节要回家,回家还要说吉祥话,吉祥话还要说到位。固执之处也正是美妙之处。比如在今年的风雪春运中,不少网站开通了网上寻找的内容,让许多正在等待亲人归家的同胞,能够在网上第一时间找到自己亲人所乘坐车辆的位置、进度。其实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种网上寻找并不困难,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之所以在今年的春节中会成为一种现象,正是因为人们无意中对真情的表白。这种表白中的春节,虽然不名一文,但是却价值千金。

  古老的春节是一条河。我们要发扬传统,并不在于一成不变的形式,事实上形式也难以一成不变。从几十年前的围炉过春节,到这几十年来的看“春晚”过春节。有人甚至提问说,没有春晚的海外华人,难道他们过的就不是春节吗?这说明春节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需要。

  问我春节值多少钱,实际上就是问我愿意为亲情付出多少,问问你的付出是否真实到可以触摸。除夕除夕,“夕”这种文明的怪兽、先民的“敌人”早已经销声匿迹。失去了“敌人”的春节,我们可不能再失去自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