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节日未完 防灾不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07:11 东方早报

  作者:张田勘

  据透露,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冷冻饺子致人中毒事件中,被查出含有高浓度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和“敌敌畏”的饺子的生产日期为去年6月3日、10月1日和10月20日,而这三天是中国的节假日或周末。中国警方认为,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投毒”。(2月11日《南方都市报》)

  把“毒饺”事件与节假日联系起来,表面上有推诿责任之嫌,但事实上还真透露了一个普遍现象:节假日总是与灾难联袂结伴,携手而行。

  事实上,按概率来分析,节假日出现灾难的几率与平时大致相当。但由于在节假日,人们都放松起来,关注点就最容易转移到灾难和麻烦上来;而人们越是关注,越是不希望灾难发生,反而灾难容易发生。再者,节假日,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让麻烦和灾难来扫兴,因而,节假日出现灾难会被认为灾难总与节假日相伴。这是公众之所以认为节假日总与灾难相伴的心理机制。

  但重要的是,节假日发生灾难的物质基础确实比平时大得多。由于放松和疏忽,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种种漏洞和弱点会在节假日暴露无遗。例如,电线、水管超负荷运行可能诱发灾害,而灭火器不灵、应急灯不亮则会造成雪崩效应,扩大灾难。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节假日的放松和休闲,才会有人乘机挑起事端。例如,许多恶性计算机病毒都不约而同选择在圣诞、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期间或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大爆发。这不是巧合,而是病毒作者有意利用节假日期间人们对病毒警惕性不高这一点来兴风作浪,如“新蠕虫”、“蠕虫王”等计算机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就是如此。如果最终调查确认“毒饺”事件是有人投毒,也可归因于有人乘节假日人们休息和放松来搞破坏,以期造成尽可能大的社会影响。

  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和文化继承来看,很多节假日本身就是对灾难的纪念,或者衍生于灾难,目的是让人们牢记并反思灾难。例如,中国人年年要过的春节就是从“过年”而来,也就是战胜和驱除“年”这个怪兽的一种胜利或行为,这也证明了节假日就是怪兽出没和灾难易发之时。美国的感恩节等,也是源自灾难或与灾难相关。

  节假日与灾难相关的另一个现实基础是,越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越容易出现事故,春运、庙会、集会、团拜等正是这样的环境。因此,越是节假日,就越要防微杜渐,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应急措施和各种方案准备得更具体、更容易实施,以免灾难来临之时手忙脚乱。

  春运从初五(2月11日)开始形成人员返回高峰;从现在到正月十五,还算节日。节日,加上返程人流众多,麻烦、事故就更容易发生。我们应该考虑得更周到全面,防止偶然失误在节假日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