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余建斌:大范围雪灾拷问我们的科技储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0: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余建斌 从1月10日到鼠年春节之前,我国遭遇了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在有的受灾地区,这场灾害甚至百年不遇。抗击灾害的经历表明,在调集各方面的力量和各种战略储备投入抗灾中,科技储备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 什么是科技储备?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这次抗灾救灾中,有一个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他们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就是不能丢掉一车的地图。丢了地图,指挥救灾、调度人力、物力和交通力量就无从着手。这些覆盖全国的精确地图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就是这样的科技储备,它们依赖于测绘科技发展的积累。 同样,如果缺少有效的信息发送平台和沟通机制,不仅在面对灾害时无法进行有效决策,公众也无法及时开展自救。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气象预警,就是各级部门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包括卫星广播等技术,使气象信息能够覆盖传统通讯手段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 科技储备有着不同的“厚度”。比如地图、预警系统这些应用型科技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储备。支撑灾害防范的基础研究则是长远的科技储备。气象预报的准确依赖于科学家对大气、海洋、极地、山地等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许多科学家感叹“实在太难”的地震预报,也已从原先的经验模式,转变到从地球科学研究入手,更加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 由于科技储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在灾害来临时才发挥作用,因此一个投资巨大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被人们当成摆设。特别是相关的基础科学,要对现实应用发挥作用可能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投入和研究。 不过,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需要50年甚至100年的眼光来看待,对于自然灾害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对于科技储备而言,更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更需要从长计议。西部200万平方公里的1∶5万地形图的测量需要整整5年,我国独有的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制度已坚持了30多年……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为何总相伴出现,今年拉尼娜为何异常,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科学家给出准确答案。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科技储备就是国家面对自然灾害或公共突发危机的底气,储备越厚,我们的底气就越足,应对灾害也越从容。当然,这种储备既考验着包括决策者、科学家和普通老百姓在内的人们的耐心,也考量着不断发展着的科学技术水平。(原标题:科技储备 我们的底气储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