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雪灾暴露现代化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09:07 环球网

  作者:刘志勤

  为什么今年的雪灾会让我们措手不及?这是春节前后围绕在很多中国百姓脑海中的问题。“几十年难遇”、“上百年难遇”是最常见的说法,但它显然难以掩饰我们在雪灾面前的脆弱性。三个月前,我去瑞士和奥地利,那里也经受了大雪,很多地区雪厚达1.5米以上,却并没有对当地正常的经济活动和生产造成困难,更没有出现公共交通、电力供应瘫痪等问题。所以,诚如《环球时报》2月1日刊发的文章所说,雪灾暴露了“中国的现代化还太年轻”。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在现代化如此“不年轻”的美国,同样在两年多前的卡特里娜飓风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因此,问题的实质可能并不是我们的“现代化还很年轻”,而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代化,理解“现代化不是万能的”这个道理。这对于我们今后更有效地防灾减灾,应当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化的标准有很多,但仅有高速公路、电脑网络、电动火车,就等于实现了现代化,这显然是肤浅和片面的。现代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方面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软件(各种措施与机制)的完善有效。否则,我们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而在这些“软件”之中,理应包含对现代化的全面认识,特别是看到其软肋所在。

  但即使有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化,也是“强大且脆弱”的。它有时可以抵御一切,有时又脆弱得不堪一击。现代化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给人类带来许多的不方便。比如,“现代化”离不开电,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类离不开空气一样。一旦没有了电,一切现代化都成为垃圾。因此,在这次雪灾中,与其说大雪是罪魁,不如说缺电才是真正的祸首。有了电,列车就能运行,可以完成春运,可以把电煤输送到电厂,可以把生活用品运到四面八方。只是因为没有电,一切可能、可以做到的事情均成为不可能、不可以的。可见,现代化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无敌的,相反,在有的特定情况下,传统的、老式的、非现代化的工具、设备倒可救人于危难之中。例如,内燃机机车,在这次抗灾中被授以重任,担负起疏散民工和抢运电煤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汽车无法作业的地区,扁担骡马又成了最为有效的帮手;发电厂停电,老式电机又显神威。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演变中,“喜新厌旧”很可能在新技术暂时失效时,使“旧技术”、“旧装备”恢复了应有的使用价值。

  由此可见,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时,更应该考虑到现代化的脆弱性。有人说,为什么我们的电力设施没有做到最坏的打算,以对抗这“50年难遇”的天灾。这种批评当然是对的。但是,进一步问,即便我们达到了“50年难遇”的设计标准,那么,遇到“百年难遇”、“千年难遇”的灾难时,我们就能应对自如了吗?现代化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陷阱,就像我们总是希望在洪水来临时,依靠先进技术把堤坝筑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结实,却忘记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大禹治水时就懂得了,即便没有高大结实的现代化堤坝,用疏导的方式同样可以治水。最好的救灾方式有时并非是最现代化的方式,而是最适应自然规律的方式,甚至是最不现代化的方式。

  面对天灾,现代化的防范意识固然重要。这包括要有先进的预测天灾能力,要有高标准的硬件建设,要有快速的应对反应机制,这些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中国来说,还远远没有完成。但我们同样需要考虑的是超越现代化,或者说,摆脱现代化的情况下的应急问题。比如,没有电,我们是否有其他备用的照明和取暖设施;没有电机车运输,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内燃机替换;没有卫星,我们是否有先进的地图探测和通讯工具,等等。

  我们绝不是要摒弃现代化,倒退绝没有可能。但是,重新认识现代化的作用及其局限,是这次天灾给我们的一个警示。现代化最主要的本质就在于,现代化越是进步,我们就越是依赖现代化的工具,而越是依赖于现代工具,就越是容易忽视现代化的软肋。尤其是在全球气候越来越异常、国际形势越来越变幻无常的时期,我们更需要反思现代化的真实之意,从现代化的软肋下手做好我们应对灾害的准备工作。

  (作者刘志勤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文刊于2008年2月18日《环球时报》11版)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