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辉:从感恩社会到凝聚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7:21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蔡晓辉

  13义士的举动完全是自发的、不带有任何政府层面的组织,甚至不带有任何NGO之类民间组织的影子。它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自发性和民间性,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传统和道德实践,充分说明在国家运行过程中,它将会起到的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群体认同感的作用。

  唐山玉田13农民自费赴郴州抗击雪灾的故事,在这个春节过后成为全中国的一个传奇。从传统媒体到网络论坛,从主流政治到民间论场,13义士为上上下下所激赏。

  燕赵13义士星夜疾驰心急如焚,到达冰雪融化急需重建的灾区,这一幕,让人不能不联想到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形。在灾难的重压面前,这一切,似乎又都回来了。

  对燕赵13义士给予怎样的溢美之词,都难以表达我们的欣喜和感动之情,它似乎让人重温社会主义火热建设时期的红色温暖。对于灾区的人们来说,在漆黑的冬夜里感受到有所依靠为人牵念,是战胜孤独保持信心的最大支撑。这种心理支撑的作用,如同30多年前四面八方的支援温暖着孤独而惶恐的震后唐山一般。燕赵13义士在解释自己的动机时,只回答了一句简单的“知恩图报”———“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

  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不计代价相互帮扶,本是小农经济下为共同抵御风险和灾害而滋生于民间的一个互助方式,其中既有利他的客观效果,又不无利己的未雨绸缪,这样,相互帮扶的几方就建立了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它充满民间智慧,成为代代相承的道德。曾经受惠于此的唐山,更懂得相互帮助对于度过灾难的重要。爱心成为唐山的城市名片,感恩社会、倾情回报成为新唐山的人文精神,也正是因为这座城市对这一道理的深刻领受。

  13义士的举动完全是自发的、不带有任何政府层面的组织,甚至不带有任何NGO之类民间组织的影子。它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自发性和民间性,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传统和道德实践,充分说明在国家运行过程中,它将会起到的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群体认同感的作用。本次南方雪灾中唐山13义士的故事,只是以灾难考验下的极致方式展示了它在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方面的团结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有对自身权益的疑惑,有抱怨有不平,但民间向来在重大考验面前表现出深明大义、胸怀大局的道德。

  这个充满人间温暖、燕赵侠义色彩的故事传诵开来之后,主流政治已经将它作为一种精神资源纳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话语中来。目前,唐山市委已经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学习13位义士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13义士在做出赶赴灾区的决定之时,可能只是受驱于直觉和朴素的人性,未必能将自己的行动与国家的政治联系在一起。但在利益共同的前提下,民间道德表现出的,是国家制度运行层面不可能到达的提升团结精神、传递人性光辉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主流政治来说,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它代表农民群体、代表民族传统、代表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如果将13义士的故事从灾后重建的现实意义中延伸开来,它还可能生发出上下齐心共度改革的联想。因为,没有什么能比13亿人凝聚起来的力量更强大,更让人有信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