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碧澄:中国看病最不贵并不是混账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8:21 长江商报

  作者:师碧澄

  2月18日,在广州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为看病难和看病贵“把脉开方”—— “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他说:“喝一次茶要多少钱?大家对生命、医疗技术不够尊重,所以就觉得看病贵,‘修’一个人一百多觉得贵,‘修’一个机器、换一个汽车零部件要几千块却没人觉得贵,这是价值观不对。”(2月19日《新快报》)

  这话一经报道,相信一定不招人待见。不过,仔细想想,这事不对呀!我将广州另一家媒体的报道拿过来比对,恍然大悟。原来在那句“看病最不贵是中国”的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曾副局长想说的是,中国看病的绝对价格不贵,但因为没有健全的医保体制,老百姓看病都要自己掏钱,当然就贵了。

  冷静地看,这个说法是有些道理的。尤其是之后的呼吁很有见地——他说,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医疗体制是互济共助式的,国家补贴多、市民都会买保险,雇主也会帮雇员买医疗保险;但在中国全靠老百姓自己承担,所以我国应该建立良好的共济互助体制,良好的医保机制。某种角度上讲,“很多人出不起不等于看病贵”,而在于社会分担医疗支出的机制有问题,这样的看法也未必就不是真知灼见。

  当然,曾副局长在表述上不是没有问题——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教育国人,忽略了大家在日常看病就医上的现实苦难。更重要的是,他的论据也多有阙漏。

  比如,曾副局长的论据是“在中国,专家门诊的诊金是7元,但是国外要请一个医生看病,诊金是300元”。但问题在于,中国看病贵不是贵在“门诊费”,而是贵在以药养医上,小病也能开出天价药;贵在这个器械那个器械的诊断费,治个感冒也要做CT,治麻疹也能做几个“核磁共振”……或许医生对卫生局长不敢这么胡来,他只需要“门诊费”,但对普通老百姓,这样的罪遭得不少。

  再说了,看病贵不贵,要看诊金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根据2006年的数据,美国人均年收入3.7万美元,中国人均年收入0.16万美元,这样的差距决定了不能作治病承受力的简单对比。

  但个人以为,即便有这些问题,这个副局长远没有到需要我们“诛心”的地步。他提醒市民医疗消费的价值观念需要更新,就很有启发意义。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比起光会迎合公众、跟着大伙说“老百姓看病真辛苦”却从来不从运行机制上思考的官员,曾副局长的话虽然有些刺耳,却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医疗体制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偏听偏信”,板砖与口水齐飞,除了制造一次舆论泡沫之外,对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在“中国式医改”仍处于反思阶段之时,从“看病不贵”中反思医疗运行机制、价值观念和医保现状,提出更有前瞻性的一些看法,这是比简单骂人更重要的事情。

  师碧澄(陕西西安 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