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中国电影需打破奥斯卡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龙

  中国电影人对于奥斯卡的情结,与中国作家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迷恋,似乎很有得一比。昨天,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依然吸引了包括中国电影人在内的所有影人的目光,然而,华语影片再一次被奥斯卡冷落,而且这一次干脆冷落到底,连一个最佳的安慰奖都舍不得给予,中国电影人的心被奥斯卡伤得“拨凉拨凉”的。

  一如往常的是,奥斯卡颁奖典礼还是那么炫目夺人,还是那么明星荟萃,尽管好莱坞编剧的集体罢工让有着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停办,但奥斯卡还是凭借着它的名气和底蕴,为影迷烹制了一道电影大餐。

  不过“热闹是他们的,和我们无关。”鲁迅在上个世纪所说的话,在这一刻用来是再恰当不过。自从8年前《卧虎藏龙》摘得最佳外语片等几项大奖后,奥斯卡情结就左右了整个华语片,“申奥”永远是那些中国导演拍电影的追求。于是,蹩脚的故事情节,离奇的场面制作,再加进去一些赤裸裸的奥斯卡欲望,中国导演们在用自己的视角,为整个华语观众诠释着他们眼中的奥斯卡。当然,这种缺乏独立文化精神的奥斯卡梦,最终既得不到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也逐步在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普通观众。

  “拍电影,请先把故事讲好”,不会讲故事的短板,一直制约着华语影片的发展。从张艺谋的《英雄》,到陈凯歌的《无极》,再到冯小刚的《夜宴》,甚至到最近的《投名状》,场面不可谓不宏大,票房也不可谓不高,但留给观众的除了华丽的服装和唯美的场面之外,能给人以本土文化共鸣的东西却太少太少。

  可是当我们以好莱坞模式一心拍着“申奥”的电影时,奥斯卡却一味地固守着自己的价值标准,并且以自己的西方式文化口味独断地评判着所有参选影片。这一点在去年的《无间道风云》的获奖上,表现最为直接。论艺术的含量,《无间道风云》和其翻拍的原著《无间道》,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何以《无间道》送评连提名都未进入,可是经美国导演这么一改编,就可以摘得最佳导演奖?说白了,这个游戏本来是人家自己玩的,现在玩大了,你想参加进来,就得遵从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

  无可否认,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有着其成熟的商业操作经验,但抛开电影制作的技术因素不谈,那渗透在电影里的价值标准,乃至评判一部电影的含金量,难道非得经过“小金人”的衡量才可得出公认的结果吗?当我们放任地以西方文化来取代我们自己的审美观时,这里面是否也包含着一些我们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呢?

  其实,与其说奥斯卡是一次电影文化大餐,倒不如说其是一次商业文化大餐更合适。从媒体的炒作,到时尚界的及时秀,再到影评人的跟风,如今的奥斯卡是以一种多元化的西方模式,呈现在多国现场转播的荧屏上。当文化被当作商业来运作时,这种文化也就具有了价值渗透的功能。问题是,面对西方电影的强势文化,我们的华语导演能否以自主创新的勇气,真正拿出能和奥斯卡对撼的文化作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面对奥斯卡时,理直气壮地问一声:“奥斯卡是个什么东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