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于德清:文化副都拷问复兴传统文化诚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08:09 新京报
作者:于德清 孔子曰:“未事人,焉事鬼”。可是现在,在孔子的家乡,一些部门的作为恰恰与这句古训背道而驰。据3月3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山东有关部门拟投入超过300亿元在曲阜、邹城一带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工程。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葛剑雄教授认为,(曲阜)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作为我国的文化副都,承担部分中华文化家园的功能。3月1日,有关方面决定向全球征集标志城的创意规划方案,总奖金高达890万元人民币。 如果,孔老夫子在天有灵,不知他老人家闻听此讯是喜是悲?即便这项工程乃是为了光大他老人家的形象,他也未必会赞成这件事。为政者人间的事还没有办好,尤其在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当下,有关部门本应在民生问题上全力投入,却偏偏有“闲情”耗巨资搞如此浩大的工程,不知意欲何为? 只把孔子当作一个膜拜的偶像,而漠视孔子的民本思想,有些让人怀疑地方政府复兴传统文化虚有其表。此类举措无疑将复兴传统置于与民争利的境地,不但将招致民间的反对,而且也对传统文化在公众中的形象造成伤害。 据媒体报道,这个庞大项目的资金将来自于政府、社会、企业三方。政府投资须向纳税人负责,企业投资要讲究利益回报。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未来的“文化副都”有什么可靠的盈利模式,也不知其投资回报的周期是多少年。有关部门表示它将是一个百年工程,难道收回投资也要同样漫长的时间?而要想在短期内盈利的话,那会不会导致对既有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掠夺,乃至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都是值得担心的。 而这个事件中,学者所扮演的角色值得质疑。7年前,邹城和曲阜合并的计划确有其事,但那时只是一个在鲁中地区建设一个大城市圈的想法,最多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计划,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施展出旱地拔葱的功夫,冠以中华文化标志城,甚至“文化副都”这样的大帽子。当年虽然有60余位院士联合签名,但是,理工科出身的院士,无论如何创造不出如此骇人听闻的文化概念。今天,也许谁也想不到,一桩被打入经济发展冷宫的陈年旧案,一旦被文化附体,竟然就此复活,并且还炼成了吸金大法。令人不得不佩服有文化的学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目前正值两会召开,委员们就民生问题各畅所言,民主议政之风令人欣慰。笔者在此想问的是,“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一个与当地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浩大工程,是否经过了地方两会的民主评议程序?是否公开征求了民众的意见?在立项、审核方面是否遵循了公开透明的原则? 如果这些都没有,“中华文化标志城”事件,就会让我们清晰地再看一遍,有些地方是如何借助复兴传统文化的平台,来唱自己的政治、经济甚至政绩大戏的。 □于德清(北京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