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梅:国企老总工资拿多少谁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08:13 中国青年报

  作者:冯雪梅

  国企老总年薪百万,谁给他定的工资?王平委员的质问,肯定获得赞声一片。这话的前后语境是:企业负责人无疑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但企业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不属于企业、更不属于个人。

  国企管理层的高薪遭社会诟病,由来已久。坊间不时有传闻,说某银行的老总年薪数百万,某上市国企的老板身价上亿等等。人们对比尔·盖茨的亿万财富倾慕有加,为什么偏偏对国内企业老总的薪酬颇多苛责?原因无外乎责权利不对等、收入分配不公。

  依照一些评论者的说法:呆坏账是国家的,分红是自己的;企业破产了老百姓埋单,老板薪水分毫不减;高管们钱包鼓胀,员工们收入可怜,一算平均账,替人背黑锅……

  舆论的不满建立于这样的事实之上:部分行业企业、管理者工资畸高的同时,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财富初次分配的贫富不均拉大。一组经常被引用的数据: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

  值得欣慰的是,薪酬争议已从舆论的自由发言,变成代表委员们的公开质疑,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正成为政府工作的关注点——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需要指出,近些年来,GDP的涨幅、税收的增长,都明显高于劳动者收入的增长。正如一些代表分析的:“整个GDP的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集中度提高了,分给老百姓的份额不断下降”;“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已经降到警戒线了”;“财政长期高速增长,其实不利于‘两个比重’的提高。

  为缩小收入差距开药方,一是“限”,一是“涨”。前者指限制最高工资。比如,一些委员就认为,垄断是造成当前收入分配悬殊的重要原因。国家对垄断企业要拿出硬办法,使用约束性指标,设定最高工资标准;后者是普遍增加劳动者的收入。

  为限制垄断高薪,这几年出台过一些规定,总体而言效果并不理想;而让劳动者普涨工资,则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

  来自两会的消息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制定的《工资条例》草案主体已完成。草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工资决定的方式、最低工资、工资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九个方面。经济学学者指出,草案出台的目的,是规范分配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变成权益,促进建立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华福周代表的说法,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竞争性行业与垄断行业一线职工工资差距比较大;三是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相比,私营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比较低;四是一线职工工资比较低,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职工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

  这让我们看到了《工资条例》出台的大背景。如果该条例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就会成为一种工资形成和增长的机制。而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工资集体协商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方向。

  “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可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只能通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意味着,作为劳资关系的第三方,政府必须中立地处理劳资纠纷。

  工资拿多少,不再由老板说了算。劳动者可以联合起来同企业谈判协商,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如何在这些企业建立工资协商体制,以及劳动者是否有能力和企业“讨价还价”,将是保障工资收入增长的关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