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田东江:古代的“大树进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0:24 江南都市报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电视剧《闯关东》,看到传武和患病的鲜儿在木排上的那一段,不知怎的想到了流行已久的“大树进城”。可能放木排这一种是“死进”——砍倒了运进城,而各地急功近利搞绿化的那种是“活进”——囫囵移进城,关联就在于此吧。 古代也有大树进城,也是这两种进法,“活进”跟今天差不多,“死进”则大抵是营建宫室的需要。比如王士性的《广志绎》羡慕“长安宫殿惟秦、汉最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秦、陇大木多取用不尽”,有的是大树。到他所处的明朝就不同了,嘉靖时午门、三殿,万历时慈宁、乾清两宫火灾之后重修,“动费四五百万金,府库不足,取之事例(按成例的付给),不足,又取之捐俸,不足,又取之开矿”。而这些钱,主要都花在大树(木)进城上了,不仅“一木之费辄至千金”,而且“川、贵山中存者亦罕”,都给前人砍得差不多了;加上“千溪万壑,出水为难”,即使宫殿“欲效秦、汉,百一未能也”。 该书的另一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大树(木)进城的艰辛。王士性说,比较起来,“木非难而采难,伐非难而出难,木值百金,采之亦费百金,值千金,采之亦费千金”;而他接着所说的“上下山阪,大涧深坑,根株既长,转动不易,遇坑坎处,必假他木抓搭鹰架(施工时用以撑托的临时支架),使与山平,然后可出”,就可窥见了这种运输法不仅运木头,还可能就是运大树,活的树才会“根株既长”。无论是运木头,还是运大树,都实在劳民伤财,所以“一木下山,常损数命,直至水滨,方了山中之事”。 “大树进城”的历史有多悠久?要待学者们去考证了。就笔者的浏览,至少三国时候就开始了,依据是曹冏曹元首的名篇《六代论》。《文选》李善注曰:六代,指的是夏、殷、周、秦、汉、魏。李善又转引《魏氏春秋》的话说:“是时天子幼稚,冏冀以此论感悟曹爽,爽不能纳。”就是这么一篇政论文字,结尾处间接谈到了“大树进城”。是这么说的:“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若造次徙于山林之中,植于宫阙之下,虽壅之以黑坟(营养充分意),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何暇繁育哉。”接下来是他的引申:“夫树犹亲戚,土犹士民,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平居犹惧其离叛,危急将如之何?”从逻辑上推断,倘若当时没有“大树进城”之举,则曹元首不会产生这一比喻;再从不能造次移植来推断,那时可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移树技术。 《清稗类钞》里有一则“京城多古树”,说京城“每一坊巷,必有古而且大之树,约每距离不十丈,必有一株,外人常赞赏之,以其适合都市卫生之法也。且观其种植痕迹,似经古人有心为之者”,因为不同的地方栽种了不同的树种,“皆极参差蜿蜒之致”。现在的人没有“栽”的这种耐心了,他们要急于“见绿”而不想“建绿”,哪里需要干脆就往哪里“移”,金钱开道,移来人家的生态。不仅不“建绿”,而且城市要拓宽道路,还对已经长成了的大树毫不留情,如打进南京的曾剃头一样,砍个精光……但晁补之所说的“虽大木亦可活”,恐怕只是理论上的结论。2006年,仅仅经过一个冬天,南京市绿博园内移植进来的1000多棵大树就因“水土不服”纷纷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有些地方,这个数字更高达70%!那么对许多大树来说,“进城”基本上意味着灾难。 【田东江:著名时事评论员、历史杂文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