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飞:保护岳麓山需要政府民众良性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8:18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评论员 周东飞

  “岳麓山主峰煤炭坪因修消防通道而被拦腰截断?”不少长沙市民日前纷纷致电本报想弄个究竟。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刘祖建介绍,采用梁-板-柱架构建消防通道,是对岳麓山山体和植被的保护。(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11版)

  “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在长沙要感受如此气象,除了登临岳麓山恐怕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在“林壑有余采”之外,岳麓书院、爱晚亭等文化胜迹的存在,也不免让人矜持于“昔贤此藏修”之类的豪迈。如此以来,长沙人对于岳麓山的珍爱也就不难理解。况且,今日之长沙市民看待岳麓山又多了一份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在这个“爱要说出口”的年代,市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发言权,自然会体现于关切岳麓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如此看来,市民表达对于水泥消防通道的看法甚或异议,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岳麓山上的一条消防通道,于两端连结的实际上是市民和相关部门两个主体。事实上,相关部门的解释自有其道理。对于一座草木葳蕤、古迹丰富的名山而言,缺乏必要的消防通道显然有可能造成保护的落空。应该说,在保护岳麓山这一出发点上,对于市民和政府部门而言都毫无争议。共识如此牢固,而来自市民的疑虑和猜测却产生了。或许,这样的疑虑产生于市民对岳麓山的爱之切,同时又受限于专业知识和细节信息的匮乏。但是,若从相关部门的角度来看,主动的信息披露则似显滞后。

  更进一步来说,实现美好共识往往需良性的互动机制作保障。如果相关部门在修建消防通道之前,可以将消息甚至更多的细节告知于市民,那么以市民对于岳麓山的钟爱,相信他们会早早对此事予以关切,断然不会产生如此深切的忧虑乃至于误会。或许相关部门自信于术业之精专,不担心会给市民带来心理困扰,但是一条已经被公认的常识在于,涉及公共利益或者民众自身利益的事务都应当公之于众,并听取民众的意见。这样的常识不独基于尊重民众权利的礼节性考虑,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凝聚民心,集合民智,最终有利于施政目标的达成。

  岳麓山之于长沙市民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的管理和保护当然成为这座城市中最有影响的公共事务之一。相关部门在岳麓山中的进退举止,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替长沙市民看护这座名山。类似于修道路、建景点这样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举动,事先向市民公开信息、答疑解惑乃至于问计于民应当形成习惯建立制度。果真如此,则保护岳麓山的善意共识,理应实现得更加顺利和高效。“为爱岳麓山,系舟城边柳”的浪漫图景,亦有望伴随长沙官民互动的佳话流传得更久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