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过着好日子要想着糟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09:39 环球网

  作者:郭之纯

  对一切过于乐观,坚信将来肯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已经是时下许多人的思维定式,乃至在潜意识中被当成一种天经地义的发展规律。对于个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一切会更好起来;对于国家,“超英赶美”似乎只是时间而已。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对17个国家人们乐观程度进行调查,发现7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前途一片光明,这一比例高居受访的所有17国之首。与之相比,美国受访者中认为日子将越来越好的却只有48%。

  对未来有乐观估计,当然是好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绩,造就了13亿人有史以来最强的进取精神、致富劲头、乐观心态。但从现实出发,对未来过高的估计正在使我们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变得铺张浪费,甚至导致我们的经济生产过剩。有资深研究者最近统计,中国每年生产手机6亿多部、皮鞋11亿双、衣服55亿件、汽车900万部,远远超过实际需求。

  更重要的是,过于乐观的情绪正在感染一些官员,他们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往往估计不足,不能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去深思未来的发展,以致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缺少应对的准备,在危机到来时不知所措。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过程,会有很多来自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新问题、新考验和新挑战。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先暂且不论,单单从生态角度看,各种突发性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像中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就屡屡遭遇洪水、旱灾和台风的折磨,一个多月前危及十余省份的冰冻灾害,更是令人万难预料,猝不及防。如此背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不测成分很多,比其他国家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加上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模式正在使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某些“内伤”逐步显露出来,中国未来出现“糟日子”的可能性看来要超出我们的想像和预测。

  一个很少想像“糟日子”的民族,难免会陷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之中。美国人总是在提醒自己,“美国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他们耗费巨资拍出了《后天》那样的大片来“吓唬”自己。他们的那些遍布各个领域的智库经常发布各类有关未来潜在危机的报告,他们的学者更是下功夫捉摸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挑战。

  日本人也一样,他们天天喊着“日本沉没”,苦思冥想着各种各样的奇招来节约能源。据日本环境省资料显示,政府办公室把以往夏季空调温度从26度上调至28度,每年可节省31亿升石油,每年6月到9月上班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相比之下,我们是不是也应当有点这样的居安思危的精神呢?

  按照设想,中国离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40多年时间,这段时间无疑充满了风险,肯定不会全是好日子。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是看好日子会多长,而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在糟日子一旦到来的时候从容应对,仍然过得有滋有味,不会被拖垮。居家过日子讲的就是勤俭。好日子时讲勤俭,糟日子时才不会揭不开锅。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也许从当下开始我们就应该着手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政府官员、企业人士是否可以加倍努力,促进经济结构尽快调整和改善?在饮食上,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些“每餐只吃七分饱”的健康习惯,改善我们饮食文化中以数目多、菜量大、奢侈繁琐为礼节的固有观念?在住房设计上,是否可以严格控制面积,确立“够用就好”的理念?

  当我们每个人多一分努力,中国未来的风险可能就会减少一分。多做一些居安思危的精神准备,既不是矫情,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种真正的发展理性。危言有时会令人恐惧,但它也会让那些富有智慧、奋发向上的人具有一种忧患意识。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最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糟日子来临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作者郭之纯是河北学者;原文刊于2008年3月13日《环球时报》11版)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