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峰:请给股东更多红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09: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许志峰

  持续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资本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直接表现,也是促进投资者理性投资、推动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两年股市活跃,投身其中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细心观察却不难发现,股民中以买进卖出、赚取二级市场差价的居多,真正关注上市公司价值的长期投资者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固然有投资者心理尚待成熟的原因,但更多是与整体市场环境有关。上市公司缺乏持续稳定的分红,是其中重要因素。

  回顾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最初,上市公司很不重视分红。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915.3亿元,平均现金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仅为29%。近两年,在股改承诺兑现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等多种因素促进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有所提高。2004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596亿元,2005年现金分红720亿元,2006年现金分红1174亿元,3年平均现金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均为40%左右。目前,上市公司2007年报正在陆续公布,相关利润分配方案也在披露中,可以预期,2007年的现金分红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尽管投资者得到的现金分红增长很快,但从绝对数额来看,仍远远不及股民所负担的印花税、交易费用,以及上市公司各类融资等现金流出。也就是说,如果将所有股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现金流为负值,付出的远多于得到的,因此有人将股票投资称为“负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放弃长期投资而去追逐差价,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横向作个比较,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如美国,多数上市公司都是按季度进行分红,分红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是一贯而透明的,投资者很容易了解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从而作是否长期投资打算。反观我们的市场,多数上市公司是按年度分配。有的上市公司“一毛不拔”,上市多年从不分配;有的上市公司即便有利润也不分配;还有些公司的分配政策不透明,高额分配往往成为市场的朦胧炒作题材。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们的差距不小。

  客观地看,现金分红并非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惟一方式,也不能简单地说现金分红越多越好。但持续的现金分红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意义远大于投资者所得到的那些钱。一个公司如果能够长期持续分红,表明它经营健康、现金流转正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其投资价值;对于股市整体而言,现金分红为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有效的直接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对投资者来说,长期持续的分红回报,有助于其养成理性投资习惯,减少非理性投机操作。

  联想到最近的再融资风波,持续稳定的分红,其实也是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管理能力和财务掌控能力的一个考验。上市公司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融资冲动,与股权融资不用还本付息,又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有关,几乎是“免费午餐”。正因为此,有市场人士建议,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与其现金分红额相挂钩。从抑制过度融资、鼓励现金分红的角度考虑,这个思路值得我们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