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友:院士应爱惜自己的羽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07:1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付克友

  山东济宁拟花300亿元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成为两会期间最富争议的事件。发起该工程倡议书的69位“两院”院士中,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站了出来,声称已经“记不清”是否在倡议书上签过名了,“可能是口头答应的”,而且好像“当时有领导”。至于是否清楚这是一项什么工程,何院士有点“不好意思”,说“不太了解一些具体情况”。

  不管是口头答应,还是真签了字,都令人难过:既然对项目情况都还不大了解,为什么就大大方方地贡献自己的大名呢?作为院士,为什么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应该说,院士在科学家和学者中拥有最高声望。一方面,这种声望是院士本人毕生孜孜以求的学术声誉的积累,可谓来之不易,因而值得倍加珍惜。另一方面,这种声望也是社会赋予他们的最高奖赏,并相应地对他们寄予了期待,即希望院士们能好好利用这笔无形的资源,将其转化为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显然,无论从个人内在的价值追求,还是社会外在的道德约束,都要求院士们珍惜自己的羽毛。对羽毛的玷污,不仅伤害自身的声誉,降低社会评价,更有损公众利益。

  从100多位政协委员的呼吁,到公共舆论沸沸扬扬的质疑,不难发现,300亿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社会价值与合法性大大值得怀疑。至于对项目“不太清楚”的借口更无法成立。试想,一个堂堂院士,连要倡议的工程将会花多少钱、要达到什么目的、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益都一无所知,就敢签上自己的大名———院士的头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廉价了。

  我看还是何院士那句“当时有领导”道出了全部秘密。本来,学者声望应该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资源,然而在现有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资源往往成了权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附庸。一方面,学术声望的获得,往往不是源自学术自身的评价体系,而更多地遵循着行政体制的逻辑。院士的评选机制就令人诟病,比如,多养活了7000多万人的袁隆平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既然学术声誉的获得要仰仗权力,拜服于权力也就不难理解。另一方面,学术声望形成之后,也没有独立的运行机制,仍然和行政体系纠缠在一起。比如,院士们的课题经费、学术资源,需要行政式的审批和领导点头;又比如,作为著名学者的葛剑雄先生,有了“两年前校方要我参与”,当然应该还有因此带来的不菲的课题经费,于是就欣然领命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设计的首席专家了。

  权力的影子无所不在,金钱的诱惑如影随形,哪里去寻找院士和学者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