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畅:继续改革需要坚强决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09:40 长江商报

  作者:肖畅

  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书宋仁宗,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扭转了宋初以来积贫积弱的状态,而王安石的名言也流传自今,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昨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了这句名言,温家宝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三不足”并非温总理首次引用。去年9月,温总理出席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时曾说,“一个勇于创新的领导者,要做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本次温总理重申此言,显然是要向世人宣示本届政府推进改革的巨大决心。

  如今,改革的共识已然深入人心,但每一阶段改革的深入推进,要突破一个又一个新的瓶颈,仍将需要打破既定的思想障碍以及既有的利益结构。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任,当然不同于古代“变法”的内容。但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名言,却道出了革新者的公理式经验,以及果敢无畏的精神。

  所谓“天变不足畏”,即打破对“天象”的迷信,不再以自然规律的恒定来类比社会秩序;所谓“祖宗不足法”,是要从前人的历史经验中找到社会发展新的动力,而非全盘固守与维持;所谓“人言不足恤”,更是宣示了一种革新的决心与勇气,不为各种流言所动摇。

  历史的遗憾在于,古人的“变法”抑或“维新”,常常是从对圣贤经典的重新阐释中,找到突破思想障碍的途径。就连儒家经典《论语》也不无讽刺的指出“君子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人常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无论是圣人还是君王,所言所为往往依附于含混的天意,辅之以语言的修辞维护现状的合理。“因循守旧”变成了前提,“变法”者的意识难于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变法”往往夭折的原因。

  王安石的“三不足”论断,固然是对陈旧的思想程式予以突破,但毕竟只能寄望于权力的个体;而温家宝总理对“三不足”论断的引用,更需放在全社会之“解放思想”的语境中,才能结合当前的现状,产生新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但改革的进程绝非一帆风顺,以致关于改革是因为过于激进而需后转,还是因为不够彻底而需深入推展,社会曾出现过争论。2006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温家宝总理谈道:“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改革争论最有力的回答;而今年温家宝总理对“三不足”论断的引用,更让我们对改革的持续推进乐观以见。

  有了对深入改革的坚定决心,才能确保改革大的方向不动摇,而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在继续改革中化解,思想的保守才能让位于思想的解放,群体的利益才不至遮蔽全民的利益。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力图扫除旧的障碍开始现代化的步伐;那么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事关中国长久发展的命运。温家宝总理的所感所想,其实是代国人发出心声。他说:“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诚哉斯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