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尹中立:关于稳定股市的几点建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10:19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尹中立 第一,降低印花税,或单边收取印花税,降低交易成本,继续鼓励长期投资行为; 第二,对“大非”、“小非”减持行为征收有差别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与持有时间呈反比,即持有时间越长,税率越低。此举不仅可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有效缓解当前资金缺口、改善市场流动性,而且可以减少社会财富与收入的差距,有一箭双雕之功效。 第三,对上市公司的融资从严控制,融资的规模应该与市场的承接能力相适应,与公司的经营能力相适应。 股市价格涨跌本是市场的正常运行规律,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市场的价格波动,但如果市场出现了极度乐观或极度恐慌情绪,政府就应该干预。 两会之前的股市尽管不断下跌,但应该说还是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是市场正常的修正。但观察两会前后的股市状况,可以明显感觉到市场恐慌气氛在不断弥漫,尤其是3月17、18日两天,股市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突出的表现是,市场的下跌幅度越来越大,在3月15日之前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股市下跌幅度竟达10%!而17、18两个交易日股指竟然再度大跌10%!股票指数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下跌超过20%,这在我国的股票历史上是少见的。 从表面看,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原因是股票估值偏高,需要修正。平安、浦发的巨额融资及美国的次贷危机加快了修正速度。但市场出现如此恐慌的杀跌气氛,已不能用正常的市场修正行为来解释,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仔细分析当前的市场状况,笔者认为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是股市的增长速度超越了金融总量所能承载的极限——股市规模的超常规增长才是市场的真正隐患。 从世界历史的眼光看,股市的发育程度一般用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来衡量,该比值在发达国家一般为100%至200%之间。但发达国家的股市是经过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才逐渐发展成目前状况的,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反观我国股市,市值的增长是以超常规速度实现的,2005年8月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只有20%,但仅仅两年后的2007年8月份,股票市值竟然超过了GDP的总量。在此期间,股票流通市值与储蓄存款的比例从10%左右迅速上升到50%左右。股票市值的迅速膨胀势必会导致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逆转,使股市容易出现硬着陆,甚至是矫枉过正的情况(也就是说,股市不仅会下跌到正常的估值区间,可能会跌到正常区间之下)。在牛市状态下,因为投资者盲目乐观,资金的供给缺口被忽视,但牛市一旦逆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就迅速暴露出来。近期市场对再融资及“大非”、“小非”的恐惧,就是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表现。 这些现象表明,政府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来恢复市场信心。 笔者以为,要恢复市场信心不是降低印花税这么简单的事,应深入分析当前市场内外环境和状态,采取综合措施。从增加市场信心入手,改善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第一,降低印花税,或单边收取印花税,降低交易成本,继续鼓励长期投资行为; 第二,对“大非”、“小非”减持行为征收有差别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与持有时间呈反比,即持有时间越长,税率越低。此举不仅可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有效缓解当前资金缺口、改善市场流动性,而且可以减少社会财富与收入的差距,有一箭双雕之功效。 第三,对上市公司的融资从严控制,融资的规模应该与市场的承接能力相适应,与公司的经营能力相适应。例如,可以考虑将IPO或再融资的规模与公司的净资产规模挂钩(根据不同的行业设定不同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市场的融资压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