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于德清:顾彬现象反思,谁更有权解释中国文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10:45 新京报
作者:于德清 顾彬无疑是近年在国内最走红的汉学家,他每次发出惊人之语,必在国内文学界引发一阵骚动。近日,顾彬在澳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说,他和中国作家没话说,并指责中国作家不应该去写剧本,中国作家有空的时候就吃饭、喝酒。顾彬话音刚落,在国内立刻响起一片骂声。有中国作家认为,顾彬对中国文学的评判不着调,更有文化评论家针锋相对称,中国文学世界一流远超西方。 顾彬不是孤案,在其他汉学研究领域类似的事件也多有发生,前年《读书》杂志曾发表中国本土学者缪哲对哈佛大学教授汪悦进的批评文章,此文在国外汉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正反映了国内对汉学家的某种情绪。研究者遭到研究对象的反击,不能不说是非常尴尬的事情,这也许正是顾彬现象耐人寻味之处。对顾彬现象的解读或许应该超越口水战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 除了对顾彬的不满,我们可以继续追问,西方汉学界究竟是如何研究中国文化、文学?他们又了解多少?他们对中国文化、文学进行研究解释是否有足够的权威性?这些问题不容回避。顾彬现象背后的实质应是对西方汉学权威性的质疑。 长期以来,西方汉学界几乎垄断了对中国、中国文化研究的话语权,对此,国内不少学人早有不忿。虽说西方汉学经历数个世纪的积淀成就斐然,但汉学研究不能不面对中西文化价值的不同和中西学术范式的差异。而一些西方汉学家也清醒地意识到其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等问题。 当汪悦进和顾彬们遭遇到来自中国的反击时,一个重估西方汉学研究、反学术垄断的进程已经开始了。这也可以看作,中国学界与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化、文学解释权的争夺。那么,究竟谁更有权力解释中国呢? 德国汉学家施寒微的说法很有价值。他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会议报告中说,“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定义,首先不是一个欧洲的事情,而是和中国的自我诠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曾无数次地尝试,试图摆脱这一困境。”这段话代表了国外汉学界的自省,也承认了当下乃至未来,中国学者在汉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中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化、文学国际传播权的垄断。如顾彬和马悦然等一派汉学家,近年来主要精力皆用于翻译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并在国际上传播,尽管顾彬认为搞语言研究出身的马悦然不懂中国文学。但身为诺贝尔奖评委的马悦然,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力却是无与伦比。当然,其他领域的汉学家也各有他们的掌控之道。在这条食物链上,西方的汉学家们占据了上端。他们的意志和趣味往往决定了下级食物们的生存状况。 我们既不需要学术殖民主义,也不需要学术民族主义,在事关中国文化、文学的问题上,也许西方汉学家和国内的学者更应去构建平等的学术对话平台,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大家或许能够收获更多。 □于德清(北京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