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公共讨论中质问立场动机很有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08:13 中国青年报

  作者:黄建军

  两会已落下帷幕,但许多话题的讨论远没有结束。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企业主张茵在两会上接连提了三个提案: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降低富人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三是鼓励企业进口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设备,给予5年至7年的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过渡期限。这些提案在会场内外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争议的焦点已不是这些提案本身是否适当,而是提案人张茵的立场和动机是否“正确”。许多人强烈批评提案人是在为其所处的富人阶层说话,提案人则自我申辩“我只是从爱护国家的角度,为国家的利益讲真话”。争论愈演愈烈,对提案人立场、动机正确性的质疑,甚至淹没了对提案内容适当性的讨论。

  总体而言,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是件好事,集思广益,有助于社会的繁荣进步。公众从不同角度,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对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在需要。但目前我国的公众讨论确实还存在着不够成熟、理性的弊病。

  在日常的议事实践中,时常可以发现公众讨论极易演化为对彼此立场、动机的揭露和批评,双方竞相指责对方立场、动机的偏私,以此来获取一种“道德优势”,增强己方观点的说服力。张茵提案所引发的争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证。

  从议事活动的理性、和谐与效率的视角观察,这是一种相当原始、粗糙、有害的论争方式。

  其一,立场和动机往往难以证实。立场和动机属于思想的范畴,它往往深藏在言论和行动的背后,不易为人们准确地探知。比如,张茵的三个提案虽然在客观上可能有利于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但这些提案是否仅从“私利”出发,没有“顾全大局”,这并非一件一目了然的事情。提案人对此坚决予以否认,并提出了有一定说服力的根据。

  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一味地挖掘、批评某人的立场、动机很容易给对方造成“莫须有”的骂名,伤害许多敢于讲实话的人士,抑制人们参与公共讨论的积极性。为了避免“惹是生非”,即使对主流或大众的声音有不同的看法,人们也不得不保持沉默。

  其二,动机是否正当,这和某个人的观点是否可取、适当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即使论争的一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能够证实对方立场、动机的“自私性”,这也不能自动“证伪”对方观点。中国有句古话“不能以人废言”。动机的良好未必就意味着观点的可取和适当;而基于私利提出的观点也未必就不可取、不适当。

  因此,千方百计证明对方立场、动机的“错误”,除了挫伤对方的自尊,根本无助于否定对方的观点。事实上,离开议题内容的是非,去追讨议题背后立场、动机的对错,这本身是对公共议题的严重偏离,非但无益于公众讨论的理性、深入和效率,反而容易引发无谓的争论,甚至导致彼此感情用事和人身攻击。

  其三,私利和公益并不总是对立的。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不为过。例如,在有效的法治环境中,一般而言,工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但这种看似并不高尚的逐利行为,却造就了社会的普遍繁荣和进步。在公众讨论中,指责他人动机的自私性质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为了让公众讨论走向理性,使议事活动更加切题和富有效率,并充分保护人们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积极性,必须提倡用文明的议事规则来引导、规范议事活动。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用最强烈的语言谴责一个观点或动议将要引发的恶劣后果,但不得对他人的动机进行责难。

  要想有效地反对某人的观点或动议,正确的做法是用大量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证明它对国家、社会和大众的利益如何有害,或利大于弊,而不应去指责该观点、动议有何不良动机。根据同样的道理,要想有效地支持某一观点或动议,与其诉诸道德动机的纯正和伟大,不如花点力气用事实和逻辑,证明该观点或动议何以符合国家、社会和大众的利益。否则,越讨论越离题,也就越没有意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