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伦:北大也得了校规依赖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09:19 重庆时报

  作者:李先伦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日前表示,针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谩骂造谣现象,北大考虑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将不在网上谩骂造谣等规定写入学生守则,以此规范北大师生的言行。此言一出,便引起各方争论。(3月19日《华商报》)

  北大何以把这类不具可操作性的东西也要写进校规呢?

  显而易见的问题自然是网上骂人的普遍,便引发了人们对师德以及网络道德的反思。但是,靠一纸根本就不具可操作性的校规就能禁止得了网络谩骂吗?北大及其校长许智宏不可能不明白这层道理。在有些人看来,北大之所以如此,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希望“表达一种重视道德建设的愿望和想法”,宣扬一种网络道德教育罢了。可在笔者看来,北大此举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时下高校当中流行的“校规依赖症”。

  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新问题自然也就会层出不穷,一些高校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便寄希望于修改校规,如河海大学那个强调尊师礼仪的“起立”“鞠躬”校规。在某些高校管理者看来,写入了校规虽然未必能让学生遵循,但起码会强化学生在该方面的意识,降低学生在该方面的“违规率”。

  但是,不知高校校规制定者有没有考虑到:当常识性的道德禁忌甚至法律禁忌被写入校规的时候,这种道德禁忌会不会因为禁忌的泛滥而适得其反?就像“不准强奸女学生”作为对教师的师德要求而遭到挖苦一样,“不准网上骂人”的校规也只能引起人们对校规的揶揄甚至讥讽,再加上该条校规的无法操作,只能降低校规的严肃性和削弱校规的权威性,进而会“株连”到其他的校规条文。

  包括北大在内的高校患上“校规依赖症”,暴露出了高校管理者在高校道德问题面前的管理困惑和焦虑。困惑则无可奈何,焦虑则饥不择食,借助于修改校规似乎便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殊不知,高校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管理者付出艰辛复杂的努力才行,动辄便依赖于修改和补充校规条文,不但于事无补,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山东 李先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