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经济发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12:04 环球网

  作者:薛力

  中国的物质稀缺问题解决了吗?答案似是而非。一方面,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物质绝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一些国人迈入了片面追求物质丰裕的误区,物质相对短缺的问题在人们欲望的极度膨胀下,愈发凸显出来。

  凯恩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计算,以2%的增长率增长,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可以翻7.5倍。这样的增长不可谓不令人满意,但物质稀缺的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呢?凯恩斯的回答是悲观的,他认为,尽管这样的增长能满足人们的“绝对需求”,但却无法满足人们的“相对需求”。也就是说,这样大幅度的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却可能无法让人“感到”满足。凯恩斯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以外的事务中”,“经济问题不是人类的永恒问题”。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对此也非常清楚,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道德情操论》上,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上则只是花了一小部分精力。可以说,经济仅仅是基础,道德情操的培养才是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生活的保证。

  笔者曾经撰文说,豪车大屋是21世纪的精神鸦片。美国的生活方式不具有普适性,发达国家(如欧洲与日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措施避免走上这条道路。对中国人来说,且不说我们的人均收入才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未来只要有一半的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能源,欧佩克的所有产量估计也没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经济现在正以8%、9%甚至是10%的速度大幅增长,但即便是这样,也跟不上中国人欲望的飞速和无止境的膨胀。套用凯恩斯的话来说,“经济问题不是中国的永恒问题”,事实上,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所有问题,相反,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以外的事务中”。

  在经济以外的事务中,重新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以缓解物质需求与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视野的世界观,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应该符合“天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这一文明绵延数千年,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合理性。如今,当我们的经济活力被过度释放时,当我们的欲望被现代化所充分激起时,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意义也愈加明显。这不仅是个人生活快乐的来源,也是解决中国物质相对稀缺问题的唯一出路。▲(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原文刊于2008年3月18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